“万警官,这事您可不能不管啊,家里给我看病花了几万了,小半年没去打工,我在病床上看着俺老伴抹泪我心里也难受的很……。”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申请人王某拉着执行员万鹏的手说道。
案件回顾
事情还要从2019年5月份说起,被执行人高某驾驶两轮电动车沿郑州航空港区始祖路由西向东行驶时,与王某驾驶的两轮电动车发生碰撞,致使王某摔倒受伤,高某未下车查看,驾车离开现场。郑州市公安局航空港区分局交管巡防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高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王某不负事故责任。经鉴定王某构成十级伤残。王某提起诉讼后,法院依法判处高某赔偿王某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4余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员万鹏了解王某家的实际情况后,为了能尽快执行到位,立即启动财产调查,但线上线下多方查询,发现被执行人高某名下的财产远不足赔偿,家庭经济困难,案件执行陷入了僵局。
释法明理促执行
为了能尽快帮助王某一家走出困境,万鹏积极劝说高某主动履行,并多次向交警事故科、王某、高某三方了解情况,对案件的细节有更深入的掌握。随后万鹏又从王某与高某是同乡入手,对高某释法说理,耐心开导。同时也将各项调查结果主动向王某反馈,共同寻求解决方法。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王大哥是家里的顶梁柱,卧病半年,一家老小的生活因为你的违章驾驶陷入困境,但咱也不能一句两句没钱,就试图推卸责任啊,你说是不是。”
“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我们不仅会对你限制高消费,将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甚至可能面临拘留乃至追究刑责,不是儿戏!”
经过不懈的释法明理,被执行人高某终于悔悟,开始多方筹措,最终将筹措到的12万元赔偿款交到了王某手中,王某在了解到高某家庭条件确实困难后,也主动放弃了剩余的赔偿款,该案圆满执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集体、国家“大事”的细胞。涉民生案件的执行与人民群众的生计乃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切身感受,还关系社会和谐稳定。航空港实验区法院将持续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执行方式方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保障涉民生案件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得以及时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