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不忘初心 展标兵风采 | 王斌:用“马拉松精神”去践行司法为民

发布时间:2019-11-04 09:17:32


王斌,中共党员,1972年7月出生,自1992年进入中原区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办案28年来,先后两次荣记个人三等功,曾被评为郑州市法院调解能手,多次年终考核为优秀等次,2019年9月被评为月度办案标兵。 

他是一名法官,同时也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在今年的郑州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他以5小时58分的好成绩跑完了42.195公里全程比赛,再一次突破了自我!赛后,领导和同事们纷纷为他点赞,并鼓励他:“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办案“长跑”28年,“挑战极限,突破自我” 今年,是他到法院工作的第28个年头,仅在须水法庭,他就工作了15年。立案登记制实施以后,案件数量大幅增长,身为须水法庭的负责人他倍感压力,为了减压,他便开始了长跑。“我每天早上5:30起床,每周跑五天,每次跑10公里,每半个月进行一次20至30公里的拉练,一个月下来能跑240多公里,一年差不多能跑2800多公里。”王斌说。有了平时的训练,他便对马拉松产生了兴趣,如今,他已完成了六次全程、半程马拉松的比赛! 

正是凭借着长期跑步锻炼出来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让他能够每天有充足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长期以来,他从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耽误工作。 

2017年以后,由于工作调整,须水法庭仅有他一名员额法官审理案件,而法庭受理的案件量却不断创下新高,他一方面争取院领导对法庭工作的支持,另一方面带领自己的团队奋勇拼搏。为了更高效的开展工作,他对案件进行了“繁简分流”,对于简易案件,加大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的适用力度,加快审理周期,力争在20日内审结;对于疑难复杂的案件,他提前介入调解,引导当事人在诉前进行司法鉴定,极大缩短了案件审理周期,促进了案件公正高效的审理。  

何为“马拉松精神”?王斌说:“马拉松比赛讲究的是超越极限、永不放弃,这需要毅力和耐力。而审判工作也是如此,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守自己的审判岗位。”42.195公里的马拉松跑是一项极限运动,没有长期严格、自律、高效的锻炼,在规定时间内是不可能完赛的。他将这种严格、自律、高效的“马拉松精神”用在了团队的管理工作,他要求团队每名成员从案件送达、开庭、判决到归档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要求大家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认真接待每一位当事人;同时他还要求团队内每名成员在工作时间内都要高效的工作,在不加班的情况下,他们团队还每个月都超额完成结案任务。 

2017年结案431起,结案率95.56%,2018年结案530起,结案率91.35%,今年以来共结案340起。多年来,这种“严格、自律、高效”氛围的影响下,他带领团队不断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在司法审判的马拉松场上“跑”出了一个个傲人的成绩。 

倾情调解解民忧,“从未止步,从心出发” 情系民忧,倾情调解秉承法律使命,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一直是他的办案宗旨。“调解是化解矛盾最有效的方法。”王斌说。 

2014年5月,88岁的王老太因所居住的村庄拆迁,7个子女认为老人分配不公,相互间产生矛盾,拒不赡养老人。为了晚年有人照顾,王老太将子女们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并要求他们“常回家看看”。经过多次调解、做工作,并组成大合议庭公开审理后,7个子女就如何赡养老人逐渐达成一致意见。随后,法院判决支持了王老太的诉求,并要求老人的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 

判决生效半年后,他还一直牵挂王老太的生活状况。临近新年,经过联系,王斌得知王老太现在与大女儿住在一起,便带着书记员,买了大米、牛奶、食用油等慰问品,顶风冒雪来到王老太的家中,看望王老太。了解到判决生效后,几个孩子轮流照顾王老太,王老太的生活过得不错。王斌悬着的心才算放下。在聊天的过程中,王老太恳请王法官再做做自己三儿子的工作,解开他与其他兄弟间的疙瘩。王斌一口就应下了。 

“大娘,你放心,案件结束了,但咱俩的缘分一直有,你的事情我会尽量帮你解决。”王斌答应王老太,将尽快联系她的三儿子,组织他们兄弟几个再进行沟通。 

随后,王斌又多次组织他们兄弟几个进行当面沟通,听着法官的话,回想起母亲对自己的爱,三儿子对昔日的错误懊悔不已,表示以后会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好好赡养母亲,再也不让老人心寒。 

 究竟做了多少调解工作王斌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是只要当事人满意,他就坚信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办案不只是一纸判决,“不断冲刺,再创佳绩” “任何时候都要以案结事了为目的,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王斌的心里,并落实在行动上。 

每到年终岁尾时,农民工工资案件都是他最关注的案件。曾经他用调解的方法,积极为劳动者维权,6小时连续调解,当场结案22起案件,帮助农民工兑现了拖欠已久的劳动报酬。 

他刚收到这两起系列案后,便立即对案件进行了仔细研究。考虑到这两起系列案件原告委托的是同一个代理人,他决定将案件安排在同一天开庭。根据两起系列案原告的诉讼请求和初步证据,他认为案件事实相对清楚、权利义务比较明确,且诉讼标的符合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范围,因此决定对这两起系列案一共22起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开庭当天,两起系列案件先后开庭,为了提高效率,他特意安排第二个系列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全程旁听第一个系列案件的审理和调解过程。 

在庭审过程中,第一个系列案件的被告张某抗辩,工人在施工中存在未按期完工、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中发放的工具、服装未归还等诸多问题,希望在审理中一并解决,但被告周某未提交任何证据。基于此,王法官耐心地向被告讲解了有关法律规定,并采取背对背方法对双方进行了调解。经过5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同意在12月底前向农民工付完全部的劳动报酬。 

由于全程旁听了第一个系列案件14个案件的庭审和调解,第二个系列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对自己的权利义务更加明确,1个小时内,8个案件全部调解结案。  

“农民工赚的都是辛苦钱,作为法官我们不仅要维护公平正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快速拿到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让他们拿到真金白银,这比一纸判决更重要!”王斌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他用一步一个脚印丈量了42.195公里,今后,他将继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干好本职工作,作一名努力奔跑的追梦人!用一心一意坚守初心,用一言一行诠释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