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大量的民商案件的审判工作,是人民法院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窗口。因此,加强人民法庭基础建设已成为人民法院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当前的法庭工作中应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指导协调到位是搞好法庭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人民法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司法的权威,因此基层法院领导要重视法庭工作。首先,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党组成员集体抓,在法庭建设上形成合力。其次,基层法院党组要在待遇上关心法庭干警的进步,真正做到从优待警。这包括:在提拔、晋级方面给予从优待遇并形成制度;在交通工具、生活补贴和居住就餐方面向法庭倾斜,改善法庭的办公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法庭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不仅安心法庭,而且乐于到法庭工作。
二、健全制度、抓好队伍建设是搞好人民法庭工作的关键
制度建庭是抓好队伍建设的根本。一是建立政治学习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全庭干警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要求干警自觉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审判纪律,建立干警廉政档案,实行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三是制定法庭干警驻庭和考勤奖罚制度。坚持从严治警,强化纪律观念,建立与各项制度相关配套的工作台帐,达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法庭的目的,使法庭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注重贯彻调解,妥善调处纠纷,积极参与农村社区治安综合治理
(一)加强调解工作。调解工作是法庭工作的重心,调解率的高低是一个法庭工作好坏的关键。可通过法制教育、情理感化、借助外力、把握时机、缓冲矛盾等办法,促使当事人消除矛盾,达成合解,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参与综合整治,确保一方平安。人民法庭工作在基层第一线,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村群众,在综合治理这项社会工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为党的农村工作大局服务,就必须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利用法律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