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如何做好涉诉信访工作

  发布时间:2008-08-20 11:15:20


    近年来,涉诉信访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做好涉诉信访工作是落实司法为民理念、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面对这一工作,法院工作人员不必存在畏难情绪,应通过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司法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信访工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要加强对涉诉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涉诉信访工作事关稳定大局,关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对案件、法官、法院的感受,往往会转化为他们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的评判,所以必须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只有思想上重视才会在行动上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二是要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这就必须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提高司法能力和公正司法水平。强化法官审判业务素质建设,在审判活动中着力提高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准确适用法律能力和制作裁判文书能力,真正使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预防涉诉上访。

    三是要构筑涉诉上访联动机制。加强纵横联合,及时向党委政法委和政府领导汇报,协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解决,该救助的协调给予救助。主动向上级法院汇报,争取在宏观层面上给予政策帮助,在个案上给予具体支持。加强与人大、纪委和信访部门的业务协调,随时通报案情、证据和处理意见,统一答复口径,形成协调有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息诉罢访维护稳定工作。

    四是重视责任落实工作。针对涉诉信访案件,明确任务,责任到庭,责任到人。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特别是要落实好初信初访的“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在群众信访问题产生的初始阶段或第一时间内解决好信访问题,避免造成群众越级上访或重复上访,使群众的信访问题在刚产生时,就能得到就地就近及时解决,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减少群众越级赴京上访。

    五是建立救助基金。对依法难以支持信访请求的,坚持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给予救助,用真情感化群众,使群众息诉罢访。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