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用“三个至上”统领新时期法院工作

  发布时间:2008-08-15 16:51:39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既为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确立了总体目标,也为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实现突破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全市正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 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大讨论活动和深入开展的“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以“继续解放思想 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学习讨论、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巩固成果为主要形式,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着力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完善科学发展的思路对策、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影响法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只有联系实际,深刻理解,身体力行,切实把“三个至上”的要求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继续解放思想 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大讨论活动中,才能使审判工作更好地为郑州建设和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环境。

   一、用“三个至上”统领新时期法院工作,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法院工作的政治性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是人民法院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人民法院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只有将广大干警的思想统一到“三个至上”精神上来,人民法院才能完成好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与时俱进。全市法院要准确领会“三个至上”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求,在审判工作中,要坚持将公正司法和自觉践行“三个至上”有机统一起来,把“三个至上”这一指导思想内化为每个法官的自觉行动,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努力把“三个至上”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全面发展。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只有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市法院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法院工作新的实践,进一步增强为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法院工作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头脑要十分清醒,立场要十分坚定,旗帜要十分鲜明,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识别能力,努力在司法思想、司法实践、司法作风等各方面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确保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必须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结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精神转化为“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具体实践。

    二、用“三个至上”统领新时期法院工作,必须牢记司法为民宗旨,牢牢把握法院工作的人民性

    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是检验和评价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标准,是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重要课题。全市法院要切实把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通过司法手段及时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正当权益,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一是法院的一切工作都要充分尊重民意、着眼服务民众、坚决维护民权,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案件中存在的司法不公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下大力气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着力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切实强化公正意识,准确把握案件性质,把握法律精神,把握社会反映,实现司法公正,让当事人打一个公正的官司;要坚持审判公开,加强诉讼引导,增强裁判说理,做好判后答疑,让当事人打一个明白的官司;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便民诉讼工作机制,严格文书送达、案卷移送、申请鉴定等事项的时限,防止案件久拖不决,让当事人打一个便捷的官司;在诉讼活动中要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加强审判作风建设,规范司法礼仪,让当事人打一个受尊重的官司。

    三是要把定纷止争、化解矛盾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有度,罚当其罪,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注重调解、依法调解,充分贯彻“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办案原则,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做好司法调解、指导人民调解、依法监督支持仲裁调解的工作。在行政审判中,在促进依法行政和维护相对人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行政诉讼案件的协调机制,推动新型行政管理秩序的形成,通过判前释法、沟通疏导、司法建议等措施,尽力排除各种压力和干扰,确保行政案件依法公正审理。在执行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执行工作体制,努力解决好跨地区案件的执行工作。要加强信访接待工作,控制和减少重信重访,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积极完善再审案件办理程序和依法纠错的申诉审查和再审监督机制,逐步把涉诉上访纳入依法申请再审的法治轨道上来。

    三、用“三个至上”统领新时期法院工作,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牢牢把握法院工作的公正性

    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院队伍,确保人民法院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一要抓好人民法院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要以历史进步的眼光认识队伍建设,把方向定位在法官要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上,增强法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把思想定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树立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把理念定位在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动摇上,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把经常性理念教育作为长期任务,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

    二要抓好人民法院队伍的工作作风建设。作为人民法院的一员,要真正做到公平正义、司法为民,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作风纪律建设。执法如山,清廉如水,坚强如钢,这是人民审判事业需要的作风。全市法院要配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认真解决法院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审判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彻底纠正法官思想上散、作风纪律上松的问题。

    三要坚持不懈地着力于司法能力建设。法官的司法能力,是通过审判和执行各类案件,以及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合法权益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如何立足审判想作为、求作为、有作为,在审判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作标杆,提高业务能力是关键。近年来,全市法院结合学习教育、加强法院管理,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管理水平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修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有效加强了法院管理,提高了队伍的整体司法水平。当前还要重点抓好三件事:首先抓好文化知识、社会知识、高科技知识和法学理论等知识的学习。要引导法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向书本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了解和掌握法学理论的新成果、法律法规的新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保证司法公正。其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审判实践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案件类型繁多,新类型、疑难案件不断涌现,非常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学习和总结。三是抓好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工作。搞好培训,加强法官对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努力增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非常重要。必须要有计划、有标准、有要求的进行培训,扎扎实实地提高司法为民的能力。

    四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法院队伍纯洁廉明。反腐倡廉建设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全市法院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明明白白审案、干干净净司法、堂堂正正做人。首先要严于律己。领导只有自身过得硬,才能公生明,廉生威,才能敢抓敢管敢查处;其次要构建“阳光机制”,防止与抵制人情案、关系案,确保司法公正。其三要从严治院。严格日常管理,做到警示教育到位,警示谈话、诫勉到位,对重点案件、重点人的监督管理到位,对违反者执行纪律、执行制度到位。其四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其五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干警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的侵蚀和影响,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恪守司法廉洁,守住底线,筑牢防线,确保法院队伍纯洁廉明,用抓党风建设的成果取信于民,使审判人员珍惜权力、慎用权力、用好权力,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