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本是思绪飞舞、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但我们却不得不惊讶,我们度过了怎样一个具有传奇性的季节!这一季的喧哗、彷徨、幽默甚至恐惧都还余澜未了,法治进程路上的辛酸、甘饴、得失以至孜孜探索却仍壮志未酬……
当漫天旋舞的雪花冰冻数以万计的异乡人返途之路,当呼啸而出的火车断送几十名旅途者无辜性命,当肆虐蔓延的疾病危及茁壮成长的幼童健康,当撼天动地的汶川地震让平民百姓的安全悬于一线,我们看到,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执政者、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不再去依靠政治高压仓惶应付,信赖法律的理性规范却正井然延展。从对铁道部职责的追问到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司法追究,从突发应急法律体系的完善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从全国三天哀悼日行动到国旗降半志哀……所有的一切体现的不仅是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回应,对传统文化心理的真诚尊重,更是对国家法律制度的依法贯彻落实。也正是在这些具体而微的实践中,生命、健康、自由、平等等诸多法治进程中体现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之基本的因素已不再被忽略不计,甚至于哪怕是一个卑小的个体也在法律的呵护下赢得尊荣。这个春天,当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以国民的生命尊严为国家的最高尊严的那一刻,我们在厄运中庆幸:法律不再无言!
虽然像以往一样,中国这艘巨轮穿行在全球化的劲风之中依旧飘摇不定,但这个春天,这个民族却在最最困难的关头用最最响亮的声音告诉世界,“依法治国”的策略不是空洞的口号。因为在这个春天,我们收获着一种难以尽言的喜悦。这个喜悦也许并不在于执政党领导下的中国民众在撼天动地的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而恰恰在于芸芸众生用自己形似平凡神已超脱的“沧海一粟”式的感恩和理性已经证明的他们在开放进程中收获的思想更多于利益,民主与民权等普世价值以及尊崇生命、追求平等等法治理念不仅被中央高层强调,还越来越被各阶层的人们视为理所当然。这个春天,中国的任何涓滴进步都基于权力对平常人的敬畏,基于国家对常识的回归,基于垄断对自由表达的尊重!而这一切均来源于法律的主动和应然!
这个春天,也许繁忙的工作让你无暇思考,也许柴米油盐等人生的重负已让你无意思考,也许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更让你无力思考。人生的意义,在剥离了理想与价值之后,似乎便只剩下无比现实的生存危机,但冥冥中却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份宽慰让我们释怀,总有一个呼唤让我们前行。
这个春天,行进在法治之路上,我们仍会不断困惑迷失,却也仍不断悟解奋进。与现实的刚柔交锋,与世界的睿智对接,与异见的理性碰撞,往往会使我们获得一种拨云见日的眼界,一种洞穿夜障的勇气,一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坚毅。
这个春天,为了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鹄的,为了彰显人人平等的法律尊严,一个伟大民族正坚守着“法律的目的是对受法律支配的一切人公正地运用法律”的执着信仰,沉着从容应对各种灾难和危险。一个泱泱大国正秉持着“虽然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一切,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若谷胸襟,坦然迎接着来自不同声音的监督和评说。
这个春天,不单灾害让我们的心灵彼此贴近,悲痛让我们的躯体相互依偎,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期望的常人的悲欢已真正成为国家的悲欢,常识的力量已真正成为国家的力量,常理的认知已真正成为国家的认知,而且这种悲欢、力量与认知正在潜移默化地推进着中国法制脚踏实地地走向成熟,趋于完善,步入人性化。
这个春天,举步维艰却煦暖依然,因为法律不再遥远,不再冰冷,也不再无言!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