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宫廷盛宴,莫过于乾隆年间的千叟宴。史料记载,共有近4000名皇亲国戚、前朝老臣和民间长者参加,由于食者众多,席上准备的佳肴数量堪称盛况空前,天香鲍鱼、琵琶大虾、罐焖鱼唇、龙舟镢鱼等冷热荤素香茗水果,共达63道之多。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参见有关资料)
乾隆的这场盛宴尽管被后人赋予不同的解读,有的讥笑其为落日之宴;有的讽剌其崇尚奢华,好大喜功,铺张浪费。其中也许有作秀的成分。但我认为其中透视的中华民族的尊重老人的精神,乾隆的以民为本的意识,统治的政治手腕的高超,还是让人叹为观止的。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这样一段空前的千古佳话,无论如何被后人诟病,乾隆还是值得后人大加称道的。一个“九五之尊”的皇帝,在自已酒足饭饱之余,还能让天下那些被历代贵族瞧不起的脚上沾满泥巴衣着布衣的下层老人们(尽管其中也有皇亲国戚)到自己的至高无上的皇宫中来见见世面,让这些乡野草民到也许当今很多中国人都未见过的金銮宝殿过过瘾,让这些只吃过粗茶淡饭的民间人士也来尝尝自己早就吃厌了的山珍海味,这需要多么博大的胸怀,需要多么深厚的人生悦历,需要多么深远的政治视野!
皇帝并没有怕泥腿子弄脏了自己的至高无上的皇宫,并没有怕这些与自己对立的阶级的人们做出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举动,并没有觉得自己与这些乡下人为伍有伤自己的尊严,降低自己的身价。他知道,正是这些泥腿子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建造起了举世无双的皇宫,做出了丰盛可口的美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从他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阅历中懂得了民众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思想在他的心中是有地位的。
而从参加宴席者的角度来看,又会产生多么深远良好的政治效应呢?天下的百姓看着自家的老人或身边的老人被贵为天子的皇帝如此尊崇,如此优待,涌动在他们心中的该是怎样一种感动呢?人都会年纪大的,自己也有被皇帝请去吃一顿的一天,也许是当时许多人的梦想。依靠着连汉民族零头都不到的满族,却把中国统治达二百六十七年之久(从1644年算起),如果没有高度的政治智慧,没有基本能让人民满意的统治措施,没有以民为本的思想的指导,单凭打打杀杀,单凭“文字狱”怎么能维持如此长久的统治?怎么能在满族占绝对少数的汉人堆里建立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怎么能让大批有见识的中国人如林则徐、曾国藩等对其死心塌地效忠?这其中固然有封建毒素的影响,但不能因此否认清朝某些时期的统治有相对的合理性。最主要的当然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历史的长河滔滔不绝向前流去,古往今来,评判历史的后人是毫不留情的。但能在后人如此严苛的标准下仍能找到其与现代人价值理念合拍的闪光点,这对于那些九泉之下的人也是一种巨大的安慰。
历史给了你创造历史的机遇,你在自己的舞台上(不论多大的舞台,大到国家,中到郡县,小到单位)作出了为后世称道的与众不同的让人民满意的业迹,让人民作为佳话传唱,这既是历史的幸运,也是为政者个人之幸,民众之幸,国家之幸。这些看似平常的道理确实值得当代为政者深思!
文章来源:http://blog.chinacourt.org/wp-profile1.php?p=104593&author=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