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李文涛:心里装着群众的局长

——记高新区法院执行局长李文涛

  发布时间:2008-05-23 08:42:01



    李文涛,33岁,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已在审判和执行岗位上奋战10年,历任高新区法院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执行局副局长,现任执行局局长。

    护法为民是李文涛的座右铭。在工作中,李文涛坚持人性化执法,关爱弱势群体,注重运用社会法治理念指导执行实践,自觉把“公正执行、一心为民”的工作宗旨落到实处,执结了一批疑难积案,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受得了当事人的好评。执行局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三等功,案件执结率连续三年超过97%,2006年还被河南省高院授予全省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先进。这些荣誉和成绩的背后,是李文涛局长长期默默无闻的付出。

                             “富翁”当“老赖”  强执不手软

    住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别墅里,却拒绝交纳每月一百多元的物业费。物业公司在多次催交无果的情况下,只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2006年4月21日,李文涛一举执结了两起物业公司起诉业主要求支付物业费的案件。

    2003年4月,李某与某物业公司签定了《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协议约定李某每月应向物业公司交纳一百余元的物业费。李某如期交纳了4个月后,就与物业公司因服务问题发生纠纷,拖欠此后23个月的物业费。物业公司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李某仍未主动履行。物业公司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进入执行后,李文涛依法向李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责令李某限期履行。李某到庭后提出非要见物业公司经理,拒绝履行判决义务,在法官多次讲明道理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李某仍无意履行,态度十分蛮横。鉴于李某有履行能力仍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作出了对李某拘留15天的决定。

    眼看自己因拒执被拘留,李某的态度立马转变,当场就交纳了3000余元的履行款。一直陪同在李某身边的另一被执行人的妻子林某见状,也赶紧交纳了1000余元的履行款。两起案件在立案后不到一周内便顺利执结。

                                  执回工程款    赢得双方赞

    今年4月28日,李文涛执结了一起标的50多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申请执行人在收到485448元执行款时异常激动,将一面写有“司法为民、执行神速”的锦旗送给了李文涛法官。

    1999年9月,某包装公司与某防水公司签订了房屋防水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签订后,防水公司如约履行了屋面防水工程施工义务,并于2000年6月通过了验收。2000年12月,防水公司将该笔债权转让给了某建筑公司,包装公司也同意债权转让。因包装公司迟迟不还该笔工程款,被建筑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包装公司支付给建筑公司工程款45万多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包装公司仍未主动履行,本案进入执行程序。

    法院立案后,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将此案列入该院集中执行活动中重点清理的案件,并由李文涛局长亲自承办。

    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被执行人仍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法院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的部分土地使用权,并对被执行人作出了罚款的制裁措施。在李文涛局长强有力的执行措施下,包装公司终于同意与对方协商,并于2007年4月13日达成了执行和解。被执行人某包装公司一次性支付给建筑公司48 5448元,申请执行人某建筑公司自愿放弃部分利息。

    4月28日,被执行人如约履行了和解协议约定的义务,案件顺利得以执结。

                                     张贴敦促书  “新招”结难案

    在执行工作中,李文涛创新执行方法,借助上级部门联合《通告》的威力,成功了执结了一起“骨头案”。

    被执行人马某系郑州某实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03年1月,马某向陈某借款9万元,并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借条一份,2006年因陈某急需用钱,向马某及实业公司催要还款未果,于当年6月起诉至法院。经法院合法传唤,马某及实业公司拒不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审理后,判决马某偿还陈某9万元支付利息。判决生效后,马某拒绝履行,陈某遂向法院强制执行。

    在执行中,被执行人马某经法院多次传唤均未到庭,该案一直悬而未结。为了尽快破解执行难题,敦促“老赖们”早日履行生效判决,今年7月份郑州市中院曾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发出了《通告》,对“老赖们”形成了极大的威慑力。李文涛局长决定借助这一有力措施,大范围张贴《通告》、《敦促执行书》、《悬赏执行公告》,进一步向“老赖”施压。

    今年9月6日,李文涛和其他执行法官将四部门的《通告》及《敦促执行书》、《悬赏执行公告》张贴在被执行人马某可能出现的每个地方。当晚就有数个电话举报马某的行踪,经实地调查辨认,并不是马某。但《通告》、《敦促执行书》和《悬赏执行公告》对马某形成了极大的威慑力量。迫于种种压力,第二天,马某即主动找到申请执行人陈某赔礼道歉,并支付了全部欠款。至此,这一执行难案终于得以执结。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