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平流”更要防“沉沦”

  发布时间:2008-02-14 11:23:19


    前些天看报纸,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一个书记的立起和倒下》细读全文原来讲的是某地一名很有前途的年轻县委书记,敢作为、敢担当,大胆革新、锐意进取不仅三年偿还了上届政府的5个亿的债务,而且使地方政通人和。他本人在当地也身孚众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干部,在事业蒸蒸日上,仕途平顺之时却倒下了。他没有在事业发展的困难中倒下,却在无底的贪欲里沉沦。因贪污罪被判处十三年有期徒刑。

    象这样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例还有很多,本应是有大好前程,本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更多贡献的,却以这样令人不耻的方式走向了社会的对立面。真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他们本是青年才俊、国家栋梁,是什么原因是他们纷纷“落马“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没有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为自己一份付出,就要有一份收获。而工资福利远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有些人更认为自己是能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如果不是自己,地方经济就不会发展。如果不是自己,企业就走不出危局。如果不是自己,就不会有今天如此好的局面。孰不知一个人能力在大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没有党和人民赋予你的权力,没有国家给你搭建的工作平台,任你万丈雄心只能是一枕黄粱。

    再有就是在社会转型变革期,放松了自我修养,心态失衡。认为自己过得不应比那些明星和经济大亨们差。于是当做出些成绩的时候就开始讲排场、比阔气,把自己包装成时尚人物,在生活上也考究起来。而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当自己的薪水无法满足欲望时,别人的引诱自然无法抗拒。于是国家权力、公共利益就成了与之交换的筹码。当权力开始寻租时,一只脚就已经踏上了不归路。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其《经溪》一诗中写到“经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现今社会国家给年轻干部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和条件,是年轻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机,然而平流观无险更易沉沦,作为年青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和从政意识,时刻自醒、自修、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祸,常怀律己之心!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