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月】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听FM98、6《郑州新闻广播》和《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今日安报》在每周星期六下午17左右联合播出的《法官说法》节目,我是主持人肖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直播室的两位嘉宾: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郑艳霞;河南春秋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杜天征。
今天这个案例,听众朋友大概不会有那么严重的困惑了,因为这个情形很多的家庭好像都不会觉得太陌生咳,我这都是猜测,还是先听听案例吧。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是一位年轻人向我咨询的法律问题,我把它讲述给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来看看,小伙子遇到的家庭矛盾到底应该怎样解决?事情是这样的:
【案情】
小伙子叫小亮,今年21岁。在他10岁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感情不合离了婚,小亮一直跟着父亲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他父亲是一家企业的工人,工作很辛苦,每月有800多元的收入。因为小亮那时候还小,奶奶年纪又大,全家三口人的生活都是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来维持,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就这样,小亮在清贫的生活中长到了18岁、也参加了工作。懂事的小亮把每月的工资全都交给父亲,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如今,小亮已经21岁了,他觉得自己工作这么多年了,平常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就不想再把工资交给父亲了。可是当小亮把自己的想法跟父亲和奶奶说了以后,没想到父亲和奶奶都很生气,他们说,咱们过了这么多年艰苦的日子,现在你工作了,你就不该多帮帮家里啊?我们把你带大容易吗?。小亮的父亲越说越生气,忍不住朝小亮吼道:我没你这样的儿子,你以后别回来了!小亮当时也想不通,一气之下摔门离去。小亮非常苦恼的问我们:我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啊?
大家听出了小亮的无奈了吧?那咱们就一起来帮帮小亮吧!
【问题】
1、21岁的小亮不想再把工资交给父亲的做法您觉得有没有过错?为什么?
2、小亮到底应该给父亲多少赡养费呢?他对奶奶有没有赡养义务?为什么?
3、您给这个家庭出出注意,看看到底怎样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才是最理想的做法?为什么?
【点评】
1、小亮不想再把工资交给父亲的做法没有过错。
小亮已经21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选择自己工资的管理方式,不再将工资交给父亲管理。在小亮未成年时,小亮的父亲与母亲离婚,在小亮十八周岁以前,小亮的父亲是小亮的法定监护人,对小亮的财产有管理权。小亮十八周岁以后,开始工作,将工资交给父亲,是小亮对自己工资的一种管理和处理方式。小亮21周岁时,想选择不将工资交给父亲的工资管理方式,不违背法律规定。
应注意的是,小亮可以不把工资交给父亲,但是必须以合适的方式履行对父亲的赡养义务。
2、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属老年人,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
本案中小亮应该给父亲多少赡养费,取决于上述法律规定以及小亮的父亲是否有劳动能力、有无收入和实际年龄。
第一,如果小亮父亲的年龄在六十周岁以上,但有收入来源,收入数额足以支付自己的生活及各项支出,那么,小亮对父亲从生活上照料,从精神上给予慰籍,就履行了赡养义务,不需要支付赡养费。但小亮父亲的收入如果不能支付生活支出又没有增加收入的能力时,小亮就应当支付相应的赡养费,以保证父亲能维持其所在城市的平均生活水平。同时,小亮的父亲是小亮奶奶的赡养义务人,如果小亮的父亲有能力赡养,小亮对其奶奶不承担赡养义务;如果小亮的父亲没有能力赡养,小亮还应该赡养奶奶。
第二,如果小亮父亲的年龄在六十周岁以下,但其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且小亮的奶奶又只有小亮父亲这一个子女,那么小亮就要承担起对父亲和奶奶的赡养义务。赡养费以两个人的最低生活标准为底线。
3、家庭和睦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因此小亮首先应该确立正确的想法!正确认识到自己作为晚辈应该对长辈履行赡养义务,自己的父亲和奶奶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不辞辛苦地把自己教育成人,自己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为他们做尽可能多的事,让他们安度晚年生活。其次,作为长辈的父亲和奶奶也要考虑到小亮一个人在社会上不断拼搏的艰辛,能心平气和地与小亮进行沟通,而不是简单地以训斥解决问题。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小亮他们家一定可以三世同堂,和谐相处。
其实,我们今天给大家讲述的这个案例中的家庭矛盾是不难解决的。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庭成员之间就是因为没有能够以宽容、理解、豁达的心态来面对不算太大的矛盾,最终才导致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家庭纠纷。相信很多听众朋友都从这个案例中明白了更多让家庭和睦、让生活充满欢乐的、既不那么深奥、又实实在在的生活哲理。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