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为骗保 自编自演“车祸事故”大片

  发布时间:2007-10-17 11:37:37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郑州市一家汽车修理行的老板就自编自演了一场假车祸闹剧,本以为能万无一失地得到保财险公司的赔偿,却被机警的公安人员识破,导致外甥、老乡和自己全都入狱。日前,记者从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获悉,导演和操作这一场骗保“事故大片”的3名嫌疑人武某、高某、赵某均被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已受理了这起特殊的犯罪案件。

    现年32岁的被告人武某在郑州市北环汽配城开了一家汽车修理行,他的客户杨某(另案处理)常常开着尼桑风度轿车来修车,两人渐渐熟识。由于杨某不愿出大价钱修车,所以他的那辆老款轿车总是小毛病不断。

今年4月的一天,杨某在修车时对武某说,自己的尼桑风度车有全保险,要武某找人开车故意撞一下,然后保险公司赔钱之后好好把车整一下,“车险快到期了,再不弄就没有机会了”。杨某表示,事成后他出钱把武某的车也修整一下。武某表示同意。

    5月17日晚,武某打电话叫来自己的外甥高某(鲁山县马楼乡无业人员、26岁)、被告人赵某(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无业人员、29岁),将伪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事告诉两人,两人均未表示异议。

    当晚11时,赵某遂按照事先的预谋,开着尼桑轿车沿中原路向西,后又掉头向东行驶至郑州市中原路与西四环交叉口向西1000米处时,驾驶该轿车越过双黄线。“砰!”两车以将近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撞在了一起。由于碰撞时速度很快,两辆车都受损严重,尼桑轿车的安全气囊都被弹出,赵某被安全带勒得直咳嗽,高某头部几乎将前挡风玻璃撞烂。然后,双方装作彼此不认识,分别拨打了110和保险公司的电话。后经估价,马自达轿车损失43755元,尼桑轿车损失34670元。然而,让武某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保险公司和交警部门很快发现了蛛丝马迹。5月31日,3人被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抓获。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被告人武某、赵某、高某预谋后,伪造交通事故,骗取保险金,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保险诈骗罪,但3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属犯罪未遂。据此,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以保险诈骗罪对3人提起公诉。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已受理了这起特殊的犯罪案件,并将于近期开庭审理。

                                     车险欺诈花样百出

    据介绍,车险欺诈最早只是极少数车主的小打小闹,无非为拿回一部分的保险费。然而,从近年来保险公司发现的骗赔案件来看,车险骗赔金额虽然都不大,但数量相当多,且出现团伙化和专业化的迹象。

    据了解,汽修的利润有两块,一是工时费,通常可以达到30%;二是材料费。骗保的人,既要了解保险知识,又要懂汽车构造。一些汽修厂便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在对事故车辆维修时就开始做手脚。修理厂完全可以一方面报损,向保险公司索要更换部件和维修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将出问题的部分修理一下,或者更换一个价格低得多的组装甚至劣质部件。正常的利润是20%~25%,而如果进行所谓的“代撞”骗保,材料费的利润可以上升少则50%,多则200%、300%,甚至更高。一般的汽修厂也愿意接投保了车损险的“事故车”,因为和普通的故障车相比,这种车的利润高得多。一些进口老旧车型的利润更高,由于这些车逐渐退出市场,配件难寻,且价格高昂,只要发生保险事件,就会得到大笔赔款。

    也有的是冒名顶替。亲朋好友中,很有可能出现同款车型。因此,部分人就会选择套保险的手段,只投保一辆车,在出现事故后上演调包计,再想尽办法蒙混过验车关就得逞了。

    还有人是非保险责任装成保险责任。很多车主都没有投全险,在出现未投保险后,很多人会伪造现场,将事故原因归于投保保险责任中以骗取保费。

    此外,也有人会选择一辆接近报废年限的车型出险,而该车型保有量在当地非常有限,配件的价格十分昂贵。他们就会利用该车进行频繁事故诈骗。此外还有其他花样百出的手法。

    车主王先生说,一次,自己的车门不知道为何出现了一个小凹陷,由于不能获得保险理赔,修理费只能自掏腰包。可修理厂的老板热情地支了一招:在凹陷的部位再撞一下,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果然,这一招很有效,这一撞把车辆维修撞进了保险理赔流程,而修理厂的维修费也随之提高了。

                                         认证难滋生骗保专业户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对“保险诈骗罪”作出了详细界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法律手段,对保险诈骗特别是小额诈骗进行惩治有些难。

    保险业人士王某介绍,五花八门的骗赔案件一直是压制车险业务实现赢利的一座大山,这些骗赔事故大多都有一个共性———报案人不在第一现场。虽知如此,保险公司也一再加派人手,甚至建立调查人制度,挖掘查赔案中的每个疑点,但实际查获骗赔案件数量与存在骗赔案件的总量相比,只是冰山一角。保险欺诈在车险市场十分突出,手法各种各样,“这种故意制造的交通事故的真假有时很难鉴定”。

    而律师张某说:“保险诈骗往往是多方串谋,被发现的难度比较大。在法律上,1万元金额以下的可疑‘保险诈骗’从法律上来说还够不上‘保险诈骗罪’的罪名。”所以,经常会有些修车厂在1万元以下做手脚。此外,骗赔者出具的权威事故证明,也让保险公司的防范措施难以应对。单车事故能轻易取得理赔所需的事故证明,也让骗赔成本大大降低。业内人士表示,除非有证据显示事故证明是伪造的,否则,大多数保险公司只能认可事故的“真实性”。

    此外,保险公司对骗赔案件处理的矛盾心理,也束缚了打击骗赔的手脚。郑州某保险公司表示,在发觉保险欺诈案件后,保险公司会上报公安部门处理,却很少向社会披露。一方面,公司担心过多宣传打击骗赔事件,会影响公司车险业务的销售情况;另一方面,骗赔手段公布于众,会给今后骗赔案件的查勘制造难度。

                                      对策:行业联手坚决打击

    目前,国内车险费率是根据历史风险数据厘定的,车险骗赔案的增多势必会虚增赔款总量,最终导致车险费率的提高。也就是说,所有车主为骗赔者买单。

    保险行业为遏制车险骗赔,在各地曾掀起联手打击运动。如北京市场份额累计超过90%的7家保险公司,联合发动了“打击骗赔百日行动”;南京开通“车险风险共享电子信息平台”,建立车险骗赔的“黑名单”。上海保监局也在积极研究防范方案,为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健康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一些专家表示,保险行业应联手抵制保险欺诈行为的扩散,尽快建立完整的数据共享平台,共享理赔所需的每一个要素,包括案件照片、事故证明、维修发票、查勘报告等。对于平台筛选出的危险个人和维修企业,行业公司应予以重点关注。

    当然,作为车险消费者,也应尽量选择资质优秀的企业修理车辆,身份证、行驶本等重要证件,不要轻易交给他人,以免他人虚报资料进行索赔。

    来源:《青年导报》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