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进一步深化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提升法院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系列调研之五

  发布时间:2007-08-13 13:37:29


    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一、要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凝聚人入手,突出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分析研究法官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正确把握法官工作人员的思想脉搏,尊重法官工作人员的合理诉求,及时解决涉及法官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消除法官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要从筑牢法官工作人员的精神支柱入手,教育引导法官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取向,明确法院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在法院工作无比尊荣,当一名法官极其不易,当好一名法官需要倍加努力,不断强化法官工作人员职业尊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要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入手,教育引导法官工作人员明确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了人民法院新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党和国家对法官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人民群众对法官工作人员的期望越来越高,当事人对法官工作人员的期盼越来越多,需要法官工作人员更好地发挥职能、更加扎实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自律。

    二、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

    加强制度和机制创新,既要用制度管理规范法院各项工作,又要用制度激发法官工作人员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先精神,激励更多的法官工作人员想大事、干大事、谋大事,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有压力。

    围绕极少数法官工作人员执法不严、裁判不准、执行不力、形象欠佳的问题,深入开展规范司法(执行)行为、促进司法(执行)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认真落实案件审判流程管理、案件执行流程管理、审限管理、合议庭、审委会等各项管理规定和工作制度,确保在立案、受理、审理、裁判、执行、归档、评查等案件审理各个阶段环节的程序规范合法,努力使审判执行的每件案件经得起检验。

    围绕极少数法官工作人员生冷硬横推的问题,深入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切实解决极少数工作人员语言粗暴、态度蛮横、作风粗糙、工作拖延的问题。要围绕极少数法官工作人员是非不清、荣辱不分、思想庸俗的问题,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法官工作人员坚持以司法为民为荣、以损民利益为耻;以公正执法为荣,以枉法裁判为耻;以清正廉洁为荣,以贪赃枉法为耻;以举止得体为荣,以行为粗陋为耻;以勤奋创新为荣,以不求进取为耻;以团结友爱为荣,以相互拆台为耻,切实把“八荣八耻”作为评价自己思想道德、纪律作风的重要标尺。

    围绕极少数法官工作人员法治理念滞后、思维模式僵化的问题,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教育法官工作人员明确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取向,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围绕极少数党员法官工作人员党性不强、党员意识淡化的问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维护党章的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经验,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首先,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文明法官工作人员、文明庭室评选标准,完善奖励措施,激发法官工作人员争当文明法官工作人员,争创文明庭室,自觉保持司法行为文明、审判活动文明、审判场所文明、司法形象文明。

    其次,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继续开展优秀人民法庭、优秀审判庭、人民满意法院、人民满意的法官等争创活动,深化立功创模活动,注意在推进争先创优、立功创模活动中,发现、培养、树立一批政治业务过硬、工作实绩突出、工作人员普遍公认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及时报请上级法院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用先进典型激励引导工作人员,让全体法官工作人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三是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围绕提高法官工作人员的法律适用能力、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开展庭审观摩、法律文书展示、优秀法律文书评比活动,鼓励法官工作人员参加法律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选送法官工作人员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业务技能知识考试考核、竞赛活动,并把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全面衡量法官工作人员德能勤绩表现、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促使法官工作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钻研审判专业知识,提高审判技能。

    四、进一步营造创建氛围。

    注意研究创建工作规律,准确把握创建工作动态,适时调整创建工作布局,紧紧抓住创建工作重点,及时解决创建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协调各部门创建工作节奏,确保创建工作整体推进。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经验,发现、培养、树立创建先进典型,带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