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近9时,黑云突然压至郑州,转瞬间,白天近似黑夜。
怎么办?正在集结准备出发的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人员短暂磋商后决定:按照原定计划方案,继续集中清理执行积案!
9时05分,执行一庭庭长李向阳带领10余名执行人员顶着骤起的大风,迎着电闪雷鸣,奔向目的地---金水区庙李镇张家村……
执行人员刚驶离金水区人民法院500余米,雨水即倾盆而至。
暴雨很快汇集成小河,在马路上肆虐;暴雨泼至汽车挡风玻璃上,影响着汽车前进的视线,但并没有阻挡执行人员前进的脚步。
9时35分,执行人员来到张家村村委会暂时避雨。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不休息,继续研究案件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种问题,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10时10分,暴雨渐渐转小,但还不停的下着。
“不能再等了,准备出发”。李向阳一声令下,全体执行人员迎着风雨迅速到位。
被执行人张明(化名)是张家村村民,其因经有关部门批准在张家村另取得一处宅基地的使用权后,却拒绝交回原宅基地的使用权,因此酿成纠纷。金水区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后,2005年8月8日,经法院主持调解,张明表示愿于2005年12月31日前将其原宅基地上的所有附属物全部拆除,将原宅基地的使用权交回张家村集体。因张明逾期未将其原宅基地的使用权交回张家村集体,张家村村委遂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尽管法院多次督促履行法定义务,但迟至2007年8月2日,张明始终无动于衷。
10时20分,到达执行现场时,被执行人的妻子与女儿一见执行人员,即开始叫骂,其自养的黑狗也虎视眈眈地冲着人狂吠。现场围观的群众很快达到100余人。
“在房子的四周拉上警戒线,让围观的群众退到警戒线以外,把被告人亲属强制带离现场进行再次劝告,把狗牵出!”李向阳进一步指挥道。
11时20分,已被雨水打湿的执行人员开始冒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另据了解,金水区人民法院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案件受理数量常年居河南省基层法院第一。在2006年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拥有“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一等功等诸多荣誉称号的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直面现实,执着追求“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牢固树立“四穷尽”的观念,调整充实干警到执行局,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天最少工作十个小时以上,24小时受理执行举报,随打随记,及时出击,短短一年时间,6029件积案、1498件新收案件被至今仍不足200名干警的金水区人民法院依法妥善执结,一举夺得2006年度河南省清理执行积案“状元”,演奏出了铁腕根治“执行难”的华采乐章!
今年集中执行清理积案活动开始后,金水区委在人、财、物上再次给予大力倾斜,专门拨出专款。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安亲自坐镇指挥,督促检查。院长孙郑生下班后不再回家,与一起吃盒饭,一起商量执行方案;副院长魏甲斌干脆住在了院里,随时处理各种事件……
新的机遇带来新的挑战。金水区人民法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紧紧依靠区委的坚强领导,在金水区人大的全力支持和区委政法委的组织、协调下,专门成立院集中执行清理积案活动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案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量化结案指标,对积案进行逐一分类,逐一分析案件积压的原因,逐一采取执行工作“五查两落实”制度,即查被执行人的身份情况、查被执行人存款情况、查被执行人的房产情况、查被执行人的收入情况和可能存在的债权情况、查被执行人配偶的财产情况;落实调查责任人、落实调从调查期限。对特殊案件实行责任包干、包人、包案,层层落实,责任到人,限期结案。
在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金水区人民法院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执行干警的责任心,一方面要求执行干警认真落实案件执行日志,另一方面则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建立执行干警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执行干警每天必须至少工作到晚上10时。
目前,金水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已基本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社会各界也对他们的卓有成效的辛苦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但是,他们并未就此躺在成绩簿上,正如他们所说,还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