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郑州中院六项举措推进裁判文书管理规范化

统一版式体例 强化质量监督

  发布时间:2006-12-31 11:57:28


    长期以来,审判实践中存在裁判文书版式体例混乱、错别字比较普遍等问题,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统一了制作标准,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定期进行评查通报,并将文书质量纳入年终工作考核,从而建立健全了裁判文书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了对裁判文书的立体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推广了该市法院的做法。

    成立专门机构,实行集中管理。郑州中院在研究室设立了裁判文书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全市法院裁判文书评查评比、监督指导等各项管理工作;各基层法院均成立了相应管理机构,各业务庭也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裁判文书立体化管理网络。裁判文书管理机构负责收集保管本单位所有的裁判文书,进行月、季、年抽查评查,定期向本院领导和审判委员会报告评查情况,向承办法官反馈评查结果。市中院管理机构对全市法院评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汇总、通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向政治部提供评查考核依据,实现了对全市法院裁判文书的有效管理。

    规范版式体例,统一制作标准。针对裁判文书版式体例不统一、说理不充分、逻辑性不强等问题,郑州中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最高法院要求,参照国家公文制作标准,制定了《裁判文书管理和制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统一了全市法院裁判文书制作标准。首先规范制作版式。对裁判文书的字体、字号、计量单位用法、标点符号用法,以及排版的行数、字数、页码大小等内容做了统一规定,并明确要求,向当事人送达的裁判文书不得出现手写改动,不得加盖校对章或私人印章;其次明确制作体例。对裁判文书的首部、事实部分、说理部分、主文部分及引用法律条文的写作均作出具体要求。特别强调,叙述事实要全面反映各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各自的理由,并写明支持其主张的证据;引用法律条文要做到准确、完整、具体;三是强调文书说理。要求裁判说理要有针对性、逻辑性,特别应对有争议证据的审查结论、采信理由作出说明。在刑事案件裁判文书中全面实行了量刑理由展示制度,在充分论述定罪理由的同时,必须单独阐明量刑的具体理由。

    严格审查把关,强化事前监督。郑州中院首先实行承办法官裁判文书把关首任制。确定承办法官为裁判文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规定裁判文书出现差错,根据情节分别对承办法官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奖金、取消评先资格直至调离审判岗位;其次建立裁判文书会签制度。裁判文书必须经合议庭成员审查会签,主管庭长复审,方可交付印制,出现差错,一并追究责任,从而强化了合议庭成员的审查责任和审判长、庭长的审核把关责任;三是严格用印审查。市中院统一印制了《裁判文书用印审查表》,安排专人负责用印审查,对未经主管庭长签署审核意见、不符合裁判文书制作基本要求的,不予加盖院印。该制度从2004年实行以来,全市法院共有260余份裁判文书因不符合用印要求被退回。

    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奖惩制度。郑州中院首先实行定期评查。在自查、互查的基础上,每季度组织业务骨干到各单位检查文书管理情况,并随机抽取裁判文书,按照量化标准进行评判打分。通过检查评查,全面了解全市法院裁判文书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共性和个性问题。2004年以来,市中院按照文书性质分类,采取随机抽查共评查全市法院裁判文书5000余份;其次通报讲评。市中院定期通报裁判文书评查情况,推广裁判文书管理中的好经验,指出差错裁判文书的所在单位及具体差错内容。各单位及时向有关承办人员进行反馈,责令限期改正,并组织干警集中讲评,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2004年以来全市法院共通报差错裁判文书278份,两个基层法院因管理不严、文书质量不受到被通报批评;三是严格落实奖惩。全市法院将裁判文书管理和评查情况纳入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和法官业绩档案,作为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2004年以来,因裁判文书出现差错,全市法院1人受到行政处分,1人被调离审判岗位,12人被通报批评,46人被扣发奖金;四是评先选优。在评查的基础上,全市法院每年开展一次优秀裁判文书评比活动,邀请法学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知名律师,评选出年度精品文书和优秀文书制作能手,对获奖人员给予重奖,激励广大法官不断提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2004年以来,全市法院共126人在裁判文书评比中获奖。

    实行文书公示,促进审判公开。其一是设立公示栏。全市法院普遍设置了裁判文书公示栏,张贴裁判文书,展示审判工作水平,接受群众监督;其二是推行网上公开。市中院在《郑州法院网》上开辟了“司法文书”专栏,刊登两级法院的裁判文书,加强法制宣传,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三年来,共发布裁判文书1600余份;其三是实行公开查询。全市法院对法律允许公开的裁判文书分类、分年、分月装订成册,所有公民凭有效证件均可查询,进一步落实了审判公开。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制作水平。一是举办专题讲座。先后邀请周道鸾、赵秉志、郑成良等知名专家学者,就裁判文书改革方向、制作技巧和修辞方法进行专题培训,并将授课内容整理成册,下发全市法院学习;二是加强业务指导。院长、庭长定期深入基层进行指导,现场解答法官在文书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召开两次裁判文书工作专题会议,总结裁判文书管理、制作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全市法院文书管理水平。专门印制裁判文书统一版式,人手一册,供干警参照执行;三是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市中院通过召开裁判文书经验交流会、选拔优秀裁判文书制作能手到基层法院巡回演讲等措施,交流制作经验,传授写作技巧,提高广大法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

    通过加强裁判文书管理工作,郑州法院的裁判文书版式体例实现了统一,外观面貌整齐划一,说理性明显增强,差错基本得到杜绝。2005年,全市法院裁判文书差错率同比降低了28.2%;2006年,裁判文书中的差错现象基本避免。全市法院先后有26篇裁判文书在省级以上裁判文书评比中获奖。裁判文书质量的提高,有力推进了案例研究工作的开展,全市法院84篇案例被《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等国家级案例研究刊物采用。

    通过客观全面的表述案件事实,严谨翔实的辨法析理,展示了人民法院依法公正的裁判过程,使当事人赢得清清楚楚,输得明明白白,树立了司法裁判的公信力,从源头上减少了涉诉上访案件的发生。2005年全市法院涉诉信访同比下降27.6%,2006年同比下降了50%,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责编/小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