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市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06-12-12 09:18:46


    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和座谈讨论相结合,理论引导和现实教育相结合。自今年6月以来,一场法治的洗礼在全市两级法院拉开了序幕。

    办公室里,到处可以见到法官伏案读书的身影,到处可以听到热烈讨论的声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像一股春风涤荡在每一位法官的心中。

                            多措并举 解决突出问题

    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什么是人生价值观?什么是清廉从政观?活动伊始,法院系统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同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结合起来,牢牢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

    首先,认真查摆问题。有群众反映,少数法官态度蛮横、滥用裁判权和执行权。对此,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下发了《查摆问题阶段安排意见》,对查摆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每位法官深刻剖析自己的思想,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其次,广泛征求意见。为真正找准存在的问题,全市法院敞开大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主动邀请新闻单位来院采访,及时报道整顿活动的开展情况,积极营造法官主动参与、群众积极支持的良好氛围。并设置举报电话和征求意见箱,接受群众举报,听取群众意见。集中向驻郑全国和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直机关、大中型企业等有关单位发放14533份征求意见函。新郑市、上街区等法院还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并向群众征求意见,群众纷纷发回短信,或提出批评意见,或对活动表示支持。法院还通过走访等形式,访问856个单位,征求到意见建议1696条。

    在集中接访活动中,全市法院共接访86次,当场服判息诉的214件,其它2272件案件全部转入评查。市中级法院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的同志,成立了案件评查指导小组和案件评查小组,对接访案件实行一案一表,逐案登记,限期办结; 为严格把关,法院共召开5次专题审判委员会和4次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逐案听取上级督办案件、涉嫌违法违纪案件以及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的评查汇报,专题研究。发现有法官违法违纪的行为,及时转交纪检部门,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推进工作相结合,法院始终坚持边查摆、边整改、边提高。截止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3637件,审(执)结各类案件3548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5%。

                        集中执行   执结标的53亿元

    敦促执行书贴在了欠债的政府机关大门口,欠债机关的“大名”在报纸、电视上公告,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政府负责人被法院依法拘留。在集中执行活动中,法院把政府机关作为突破口,向实权在握的“公职老赖”开刀。与公安、检察机关积极配合,穷尽一切法律手段,加大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和对涉执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共刑事拘留涉执犯罪19人,逮捕10人,司法拘留982人,促使一批“骨头案”顺利执结,取得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首先,他们将91名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赖账户名单,在省、市5家新闻媒体醒目位置公布,同时对33名已被列入拘留名单的“老赖”进行公告。在这个拘留名单中,荥阳市刘河镇镇长和新郑市司法局局长等数名政府、司法机关的负责人也在其中。法院还依法采取多项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扣划了一大批被执行人的现金、存款、动产和不动产,依法对赖账户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其法定代表人不得出境、高消费等,并建议银行、房产、土地、车辆登记等机构对其降低信用等级、停止办理有关企业登记、财产转移等手续。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地震撼了被执行人。截至目前,全市已执结15201件,结案数居全省第二位;执结标的53亿元,居全省第一位;执结率达51.95%,超额完成省委政法委和省高院确定的第一阶段执行目标任务。

                       规范管理    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质量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下发了《案件评查办法》、《案件评查标准》、《庭审行为规范》、《关于法律文书签发权限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加大了监督管理力度。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及时堵塞工作漏洞。

    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郑州法院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法官诉讼调解意识,进一步加大了诉讼调解和执行和解工作力度。为提高法官调解能力,中院2次召开了诉讼调解经验交流会,选拔出20多位诉讼调解能手和执行和解能手,为广大法官传授经验、方法和技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提高全省涉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质量,中院邀请法学专家、企业代表、科技工作者等有关人士,就涉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院座谈。

    为方便当事人诉讼,中原区法院制定了《关于完善便民措施的决定》,完善了诉讼引导制度、院长接待日制度、司法救助制度和判后答疑制度等十一项便民措施制度。

    惠济区法院组织人员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诉讼知识进行了整理,制作了54块版面,在全区54个行政村村委会悬挂上墙,方便了群众诉讼,受到村民的好评。

    管城法院坚持双休日立案制度,高新区法院推行一小时立案法,均受到群众赞扬;

    登封法院以治理涉诉涉执信访案件为突破口,从办案质量、办案方法和廉政纪律等方面归纳出了十三种“致访”因素,并将上访案(事)件确定为五个等级,制定出台了《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和《信访工作考核确认规程》,从制度上遏制新的上访案(事)件的发生。中原区法院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法官在司法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法官文明规范》,对法官的言谈举止、着装仪表、接待礼仪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经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洗礼,郑州法院生机勃发,团结干事,形成了推动法院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汇成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滚滚洪流。

    责编/小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