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北大、清华吗?相信没有几个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这就难怪聪明绝顶、望子成龙的大富豪常某会如此慷慨的“借”给人家100多万。今天,10月24日上午,出门坐凌志、自称省委工作人员,涉嫌诈骗他人134万元人民币、2万元美金的被告人武志伟,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于迎来了审判他的日子。
夸海口 众人上当
起诉书指控, 2002年春天,周口市某中学校长张华,通过王某某与被告人武志伟相识,武称其在河南省委南院上班,可以帮助某中学建校搞到贷款,帮助该校学生上北大、清华,以此骗取了张华的信任。自2002年春天至2003年秋天,先后三次共骗取张华现金26万元。
2003年6月份,被告人武志伟与被害人常某、姚某夫妻相识,武志伟称其在河南省委秘书处工作,并主管河南省高考督察工作,可帮助常某的儿子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者北京师范大学,取得了常某、姚某夫妻的信任。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先后四次共骗常某、姚某夫妻现金106万元。
当然,作为“ 省委工作人员”,武志伟的“本事”还不止这些,为人调动工作,安排就业也自然是小菜一碟,并取得另外两人的信任,顺利“借”到人民币7万元,美金2万元。
耍大牌 招摇撞骗
其实,上当受骗的几个受害人智力并不低,要么是大富豪,要么就是国家公务员,对于他们受骗的理由,一个受害人说:“那么大的派头,谁会怀疑呀!”
武志伟的“派头”确实很大,为了让人相信他在省委工作,他专一从一公司租了一辆豪华凌志轿车,供其招摇撞骗,并弄来一个自由出入省委大院的特别通行证。在与受害人见面时的地点,也大多选在省委大院及大门口。还向受害人透漏自己曾经当过某省长的秘书,深得领导信任,称自己已调到中纪委大、要案司工作,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为了把戏演得更加逼真,他还带领常某、姚某夫妇多次到北京,并向他们提供了一份虚假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法律通” 庭上辩解
上午10点05分,被告人武志伟被押上法庭,令人不解的是,在被告人辩护席上竞空无一人,但这种疑惑很快便被武志伟巧如舌簧的口才所诠释。高中毕业的武志伟,法律知识也确实到了令他不用再请律师的地步,不知是处于有电视台记者对其进行录像还是其他原因,庭上他显得泰然自若,毫无惧色。对于起诉书指控他诈骗的金额基本上没有提出异议,但坚决否认自己向人说过在省委上班的话;对租用凌志轿车的事实供认不讳,却又不承认车内的特别通行证是自己所为,称那是出租车公司放进去的,他的回答甚至令旁听席上的一名记者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当审判长问他骗来的资金用作何处时,武志伟平静的回答说是做项目了,当审判长问其做何项目时,他说“这是私事,与本案无关。”而当公诉人员问他有没有能力为别人办事时,武志伟回答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并质问公诉人:“你在检察院工作,那除了检察院你就没有其他朋友了吗?”
在法庭辩论期间,武志伟辩称自己不存在诈骗行为,只是向受害人借了钱,并且打有借条,是检察院机关含糊了定义,本案充其量不过是民事纠纷而已。
由于情案复杂,本案没有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