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诉讼引导员,请问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助你?”如今,每一个到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办事的人,不但不会被保安拒之门外,还会受到诉讼引导员亲切、礼貌的招待。而促成中原法院这一变化的竟缘于当事人不经意的一句话。
此前,因为办公条件落后等原因,中原区法院出于维护办公区正常办公秩序的考虑,规定当事人需要通过门口保安员电话联系承办法官,并得到允许之后才能进院办事。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法院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却给当事人造成了诸多麻烦,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来,中原区人民法院从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的宗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中原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今年6月份的一天,在院长接访日时,一位当事人在无意中向该院院长反映了到中原法院办事进门难的问题。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针对这一问题,该院进行了多次讨论,决定取消当事人进入办公区需先行联系的限制,敞开大门,方便群众。同时,对门岗保安员的行为作了严格规范,明确划定保安员的工作职责,将其职责限定于维护法院门口的秩序及车辆的停放。
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当事人来院诉讼,中原法院还设置了诉讼引导台,为当事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帮他们指引办事地点,为他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阐明诉讼风险,澄清模糊认识。引导员谦恭的话语,良好的服务态度令前来办事的当事人倍感亲切。
“你们法院最近变化可真大,尤其法官工作态度、服务态度更是没的说”,律师事务所律师耿小武深有感触。
“以前,院大门口总是闹哄哄的,当事人站了一大堆,既给当事人造成不便也扰乱了门口秩序,有时还会引起保安员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现在让保安员退一步,让当事人畅通无阻地进来,由引导员引导他们找到承办法官,既方便了群众也树立了法院的良好形象,可谓一举多得”。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徐薇说。
“让引导员进一步,让保安员退一步,让老百姓一走进法院就有了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这一进一退虽然只是中原区人民法院在司法为民道路上踏出的一小步,却可以使老百姓放心地踏进法院的一大步”,中原区政法委书记李华云对此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责编/小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