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司法权威和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按时完成清理积案任务,郑州高新区法院更新执行理念,变通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加强执行力量,积极清理执行积案,并以集中清理积案活动带动新收案件的执行,全面搞好执行工作,努力实现清理执行积案和执结新案的“双赢”。
一把手挂帅,党委、政府支持,一批骨头案顺利执结。
针对个别积案拖延时间较长,难度较大,容易矛盾激化的特点,郑州高新区法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一把手督办制度和主管院长负责制度,个别拖延时间较长、双方矛盾较大、上级有关部门督办,且在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由院长郑水泉亲自挂牌督办,部分疑难、复杂、容易引发群体上访的案件由主管执行工作的常务副院长陈安利直接包案负责办理,院领导亲自参与指挥、协调,多次就个案听取汇报,制定执行方案,院领导的重视,极大调动了干警们完成清理积案任务的积极性。法院就如何搞好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专门向高新区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争取高新区党委和管委会的人、财、物支持。由高新区政法委出面协调,建立了以法院为主的公、检、法执行工作联动机制,为部分重大疑难案件的顺利执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清理积案活动开展以来,该院院长郑水泉挂牌督办的以李多妮等六户村民申请强制执行秦金玉等九户村民因路面排水问题引发的相邻关系纠纷案为代表的10余起复杂案件和主管院长陈安利包督办的20多起疑难案件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出面协调的几起重大案件均已顺利执结。
力量强,作风硬,执行威慑机制显神通。
高素质的队伍和现代化的装备是搞好执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展以来,高新区法院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配齐配强执行力量,人员由3人充实到13人,审判员由1人增加到5人,本科学历以上人员达70%,执行队伍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专门公开向社会招聘11名法警,并到武警部队进行封闭训练,配合强制执行工作。车辆由1辆增加到5辆,确保平时出得去,关键时候上得去。还专门购置了照像机、摄像机、电脑、打印机等必要设备,确保执行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穷尽执行法律手段,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和罚款、拘留等强制手段并用,硬起手腕整治长期赖帐的老赖,集中执行风暴期间,采取财产保全措施1000多次,15名被执行人及相关人员被罚款,22名“老赖”被司法拘留,1人被刑事拘留。强大的执行力度和扎实有效的执行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该院的积案执结率。
理念新,措施多,执行工作扎实有效。
为按时完成清理积案任务,郑州高新区法院更新执行理念,变换执行措施,全身心投入执行,多措并举推动清理积案工作的开展。实行小额执行法官制度,对新收执行案件实行繁简分流,要求标的额在5万元以下、难度较小的小额案件由小额执行法官在1个月内执结,5万元以上、难度较大的案件由主管院长和执行局领导研究后集中力量执行,有效避免新积案的产生。实行院党组成员包案制度,对重大疑难案件,由院党组成员包案负责,指导具体案件承办人及时执结。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方案,根据完成任务情况,对每位执行人员年终奖惩兑现。全面推行综合执行法,采取包括教育法、预备执行法、责令被执行人申报财产法、限制处理财产法(包括限制某些消费) 、曝光法、举报奖励法、放水养鱼法、艺术执行法、强制执行法、领导重视法等10种执行方法,解决骨头案、疑难案等执行难案。建立以贫困当事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特大案件当事人等弱势和特殊群体为救助对象的司法救助基金制度,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正地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通过司法救助基金彻底解决多年上访案件5起,疑难复杂案件3起,减免诉讼费3万多元,为当地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实行全天候作战,只要一有执行线索,执行人员就会迅速赶往执行现场,集中执行活动期间,全体执行干警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执行局办公室经常是夜晚十一、二点还灯火通明,而在这些加班的干警中总少不了主管院长陈安利的影子。通过上述举措,保证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任务的圆满完成。
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展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郑州高新区法院群策群力,多管齐下,截止7月10日,该院积案执结率达到78.7%,执结标的近千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执行难,提前完成了省法院下达的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第二阶段的任务,积案执结率名列全市法院之首,截止7月25日,该院积案执结率已超过80%,提前完成全年清理积案任务,同时,该院新收案件的结案率也达到了61.8%,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循环。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以其公正、高效、文明的执行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自今年3月份以来,该院先后收到申请执行人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10余封、面,前不久被共青团郑州市委员会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责编/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