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郑州中院)的案件受理数和执行积案数均居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之首。自法院系统“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展以来,郑州中院取得了哪些成效?能不能圆满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7月11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郑州中院。
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这样一族数字:截至6月底,已执结积案14473件,结案数居全省第二位;执结标的额465631万元,居全省第一位;执结率达49.46%,超过省委政法委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的第一阶段工作目标9.46个百分点;全市法院提前12天完成“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那么,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什么呢?
联席会议指导执行工作
“全市‘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联席会议针对不同时期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相应对策,对指导我市‘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州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文卿说。
李文卿说,在第一次联席会议上,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姚待献分析总结了当时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全市两级法院,各相关单位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会议决定建立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督促检查制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并明确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办法。在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康定军充分肯定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抓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挂牌督办案件进展明显
郑州市高度重视对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挂牌案件的督察督办工作。3月13日,市委副书记康定军对挂牌督办案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委政法委、市法院领导:“加强研究,强化措施,搞好协调,抓好落实,按时执结。”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建平、副书记孙桂林亲自参与了王树阁申请执行郑州大酒店一案的协调工作。王建平、孙桂林同志指出,涉执企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是客观事实,但绝不是不履行国家法律的条件和理由;问题的关键在于被执行人员认识不到位,部门保护主义在作怪,所以企业特别是涉执企业的领导人,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克服困难、履行法律。
郑州市两级法院对挂牌督办案件实行法院领导包案,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同时在执行力量上也给予重点倾斜,一般情况下,挂牌案件均分派给富有经验的精兵强将来承办。二七区人民法院在执行省高级人民法院挂牌督办的3起案件中,执行局成立专案执行小组,主管副院长信承平和执行局局长李学文亲自挂帅,与承办案件的干警一起张贴公告,一起查找被执行人财产,一起查封被执行人财务室等,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举将3起督办案件圆满执结,受到上级的表扬和群众的赞扬。截至目前,在25件挂牌督办案件中,已执结8件,再审中止1件,有明显进展的5件。
执行积案凸现人文关怀
李文卿介绍说,郑州市两级人民法院在执行案件时,一直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共执结此类案件906件,标的额为2497万余元;执结涉及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案件309件,标的额为1526万元。郑州中院执行二庭10天就为356名农民工执结工程款150万元,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10天就将一起涉及263名农民工工资案件执结。荥阳市人民法院为确保执行款安全、全额、及时地送到困难申请人手中,执行局局长陈俊哲亲自带队奔赴山东,将执行款送到瘫痪在床的申请人手中。郑州中院执行二庭干警赵宝剑连续六个昼夜喝凉水、啃方便面,不怕门难进、理难讲,吃住均在警车上,在六天里执结了7起涉及弱势群体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
各界联手破解“执行难”
郑州市委对“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专门召开书记办公会,对活动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批示:“要集中力量做好清理执行积案工作。要把清理执行积案工作作为检验思想作风整顿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使老百姓满意。”郑州市委副书记康定军亲自督办挂牌案件的执行。郑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姚待献亲自抓、亲自部署,深入执行一线,帮助执行人员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各县(市)、区党委均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新密市委换届后的第一次常委会就专门听取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的工作汇报;荥阳市委书记丁福浩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到法院,现场解决法院的实际困难;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亲临执行现场,帮助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人大、政府、政协全力支持。郑州市人大网上公开曝光被执行人为人大代表的“赖账户”名单;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柳身针对执行经费、装备不足等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全力支持、迅速解决;巩义市人大常委会对不配合法院执行的代表进行诫勉谈话;中原区政协副主席程君亲自协调被执行人为政协委员的案件,执结了一起拖延7年的交通肇事损害赔偿案;登封、巩义、荥阳市人民政府对于被执行人为乡镇局委、办事处、村委的案件签订履行保证书,并且从财政上拨付专款建立特困基金;登封市利用基金一次就执结八起涉及特困群体的多年上访案件。
郑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贾记鑫多次召开全市法院院长、执行局长会议,听取汇报,部署工作,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经常到执行一线检查、督促,慰问执行干警。全市法院在人、财、物上给予了大力倾斜。金水区人民法院抽调全院60%的人员参与执行活动,其他基层法院约50%左右的干警也被抽调到“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去;二七区人民法院采取化整为零、全员参与的方式,将任务指标分解到9名院党组成员及其分管的部门,全员参与执行。
公安、检察机关积极配合,加大了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力度和对涉执犯罪行为的追究打击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刑事拘留涉执犯罪19人,逮捕10人,司法拘留982人,促使许多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一天报告一次执行战果
郑州中院建立了这样一项制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文卿在每天上班前的半个小时内主持召开由执行局长、副局长,综合处处长,执行庭庭长,宣教处、研究室有关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听取前一天全市“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进展情况,研究突出问题,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对市中院的具体案件进行现场研究,当场拍板,落实到人;推行一天一碰头、一天一汇报、一天一收集、一天一研究、一天一部署、一天一落实、一天一上报的“七个一”工作法,保证当天工作当天办,解决问题不过夜。
为真正做到责任到人,郑州中院制定了《全市法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目标责任制》,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庭长与执行人员层层签订任务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法院院长为清理执行积案第一责任人;另外,还签订了领导包片、包案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每月、每旬,把任务落实、细化到人,将每名执行人员的目标任务、领导包案情况制成展板,在单位公布,并及时公告每个执行人员的工作进度和领导包案执结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还制定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奖惩暂行规定》,进一步严格了责任追究制度,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对于不能按时、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根据情况对执行人员、执行庭长给予黄牌警告、取消评先资格、通报批评直至调离执行工作岗位。
为严把已结案件质量关,郑州中院制定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结案暂行规定》,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执行案件结案评查制度,明确了结案的四个具体标准,成立了由执行局、立案庭、审监庭参加的执结案件审查小组,每月初对上月报结案件逐案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重新执行;对弄虚作假、隐瞒积案、违法终结案件、虚报结案数字的,取消评先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该做法被省法院作为经验予以推广。
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方法
李文卿介绍说,为了不断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确保执行工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郑州市两级法院在强化案情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执行方法,提高执行艺术,丰富执行手段,有力地促进了清理执行积案工作的开展。
一是重点案件挂牌督办。针对被执行人为特殊主体、受地方部门保护的长期难以执结的“骨头案”、“钉子案”,实行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向市委报送挂牌督办案件50件,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报送挂牌督办案件34件,促使一部分疑难案件执结。
二是公告敦促执行。对一些被执行人长期逃避执行的案件,实行执行敦促令制度,将被执行人姓名(名称)、生效法律文书的案件号、被执行人应履行的具体法律义务等内容印成执行敦促书,广泛张贴至大街小巷、车站、商场和被执行人工作、经营、居住、生活等场所,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社会监督氛围,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
三是实行公示悬赏执行。郑州市两级法院设立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鼓励广大群众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及其高消费情况进行举报,并给予被举报财产一定比例的奖励,效果明显。惠济区人民法院接到群众的举报后,迅速行动,在银行的配合下,冻结了被执行人的30万元存款,一次执结了7起涉及该被执行人的积案。
四是召开债务人大会,促使债务人主动履行义务。
五是讲究策略,突出重点。为确保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目标的实现,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案件的类型和难易程度,选准突破口,打好歼灭战。
执行行政机关颇有难度
“尽管郑州市两级法院在‘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但是在执行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困扰着‘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进展。”李文卿丝毫不回避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这些困难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行政单位涉执案件、国有大中型企业涉执案件、政策性关闭五小企业涉执案件、交通肇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的执行仍然很难。这五类案件全市共有4757件,涉案标的超过24亿元。前期,执行人员经过努力,仅仅执结126件,其中被执行人为行政机关的案件,仅执结75件。
二是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执法环境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自“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发生暴力抗法事件13起,几十名执行干警因暴力抗法而负伤。
三是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市法院不得不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大量人员充实到执行队伍中。但从长远来看,这只是应急之策。
四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对于一些影响大、涉及社会稳定的案件,与有关单位和部门沟通协调不够,执行起来阻力大、效果差。
责编/小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