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秉公办事,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我们怎能不万分感谢呢!”
5月底的一天,河南省中牟县农民张玉西、王满长、张文合等263名民工敲锣打鼓地涌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感谢该院维护民工合法权益。
原来,张玉西等263名农民工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7月,在郑州市北郊107辅助道施工,承包方郑州市公路某公司及发包方郑州市某局在施工过程中,只发给他们一小部分生活费,下欠85万余元工资却长期拖欠不给。无奈农民工于2005年5月起诉到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管城法院于2005年11月22日做出判决,判令郑州市某公司支付农民工的工资85万多元,并判令郑州某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判决后,二被告不服,上诉至郑州中院。
在审理期间,民工压力非常大,因他们是弱势群体,与国有企业及行政机关打官司,心里没底,大多数民工嚷嚷说,这样永远也得不到工资,要走极端讨薪。郑州中院法官一边耐心的向农民工讲解国家的法律政策,作思想工作,稳定民工的情绪;一边深入细致的调查事实,多方听取陈述,了解真实情况。最后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作出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公正判决,使农民工躺在病床上的亲人终于有钱治病,使等待播种的土地终于有钱买化肥和种子,使孩子上学的学费终于有了指望……
今年以来,郑州法院把抓好队伍建设做为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把努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做为取信于民的关键,使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并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整顿思想作风
针对少数法官存在的审判不公,工作作风拖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今年四月以来,郑州法院开展了思想作风整顿活动。由于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市法院认真对待,积极参与,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活动取得成效,郑州中院制订了方案,成立了组织,明确了学习教育重点。为贴近实际,深化效果,郑州中院邀请市委党校专家来院作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报告,加深法官对荣辱观的理解,增强荣辱观意识;举办了法院先进事迹报告会,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教育和引导法官;组织法官到“全国模范法院”洛阳市涧西区法院参观学习,找准与先进的差距;通过编印《警言集萃》、《警戒线》、《警示录》和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教育手册,统一观看廉政电教片等措施,教育法官时时自警、自省、自励。
为联系实际,边学边改,注重实效,郑州法院始终把开展活动与推动工作相结合,坚持边学习、边整改、边提高,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整体发展。针对个别人员工作着装不规范的现象,专门制作展板,明确和规范法官着装行为。中院民三庭还专门邀请法学专家、企业代表、科技工作者等有关人士,就“涉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进行座谈,推进我省涉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告状难问题,倾听群众呼声,从5月17日开始,郑州市两级法院院长及相关业务庭、局的主要负责人在该院大门前,利用双休日或工作日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接待来访群众活动,保证了来访群众人人得到接待,反映案子件件得到答复,对不能及时解决的案件实行专人负责,并限时反馈。
此次接访活动目的是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对法院反映强烈的审判不公、立案难、申诉难、执行难等七类突出问题,促进公正司法,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集中接访活动将分四次进行,分别定于5月17日、5月20日、5月24日和5月27日,每次接访从上午9点开始,地点设在各法院大门前。
为了切实搞好集中接访,郑州两级法院专一制定了接访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相关人员的分工和要求,做到一位院领导一个接访台,并标明接访业务。分管业务口的部门负责人随同主管领导接访,指定专人对接访情况进行登记,努力给每个来访群众一个满意的答案。
据统计,在5月17日的接待中,郑州市两级法院共有608名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大接访,接访群众总计763人次,来访群众仅比工作人员多155人。其中,郑州市中院共有197人参加接访,接访群众165人次。反映执行方面问题的最多,达56件;其次是民商案件,为38件;最少的是行政案件,只有8件。郑州市中院对其中的26起案件予以立案,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集中执行积案
为维护法律尊严 ,切实取信于民,郑州法院今年以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两个月来千名法官奔赴执行一线 ,多措并举老赖无处藏身。
今年初郑州两级法院共有积案29263件,自活动开以来,截至5月8日,全市共执结各类案件4596件,执结标的金额13.38亿元。其中执结申请人为特困群体的案件98件,执结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案件36件,执结被执行人为政府机关的案件75件,执结中止恢复执行的案件223件,执结因地方干预案件17件。
“这次他可真是‘露脸’了,再不还钱就被‘抓’啦。”4月16日中午,在郑州市中原区村民陈某家门口,村民们围着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张贴的敦促执行书议论纷纷,因拒不履行法定还款义务,陈某家门口被贴上了“敦促令”。与此同时,还有128个单位或个人的门口被法院贴上敦促执行书,其中有不少大企业和乡镇政府也在“敦促”之列。敦促执行书向债务人发出最后通牒,自公告之日起10日内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对法定代表人或债务人本人进行司法拘留。
四月的郑州,已是春暖化开。当人们还在各大公园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和惬意时,郑州市两级人民法院却是一片繁忙:在中院执行局的办公室里,堆积着一尺多高的材料,一份又一份的执行工作快报还不断地从各法院报来;全市近千名执行人员奔波在乡村、厂矿和机关,“老赖”在睡梦中被“揪起”,购置房产和日常消费被限制;在郑州中院常务副院长李文卿的办公室,每天上午八时准时召开清理执行积案督促会,每天实施一项新措施;在全市法院各个执行局,每天2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聚集在法院跟踪执行人员,追踪报道大要案的执行,由郑州中院组成的三个执行工作督导组奔赴全市13个基层法院督战,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把郑州法院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推向了高潮。
自今年三月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展以来,郑州两级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克“骨头案”。他们首先将91名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赖账户”名单,在省、市5家新闻媒体醒目位置公布,同时对33名已被列入拘留名单的“老赖”进行公告。在这个拘留名单中,荥阳市刘河镇镇长和新郑市司法局局长等数名政府、司法机关的负责人也在其中;与此同时,郑州中级法院要求被曝光的被执行人必须自公告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申报财产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逾期既不申报财产,又不履行义务的,经案外人举报,法院查明其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法院视其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法定代表人及直接责任人予以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在此基础上,郑州中级法院还公布了举报电话,凡向该院举报被执行人隐匿财产线索使案件得以执行的机构和个人,将获 得该财产实际执行金额的1%—10%的奖励,奖励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为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郑州法院查封、扣押、冻结、扣划了一大批被执行人的现金、存款、动产和不动产,依法对“赖账户”采取强制措施。被执行人在未全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前,其法定代表人不得出境、高消费等,并建议银行、房产、土地、车辆登记等机构对其降低信用等级、停止办理有关企业登记、财产转移等手续。
除了将被执行人的名单在网站上公布,郑州法院还将被执行人应履行的义务、履行的情况和抗拒执行的法律后果,以敦促书的形式张贴在被执行人的办公场所和居住社区,以形成社会压力,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为使集中清理执行案件活动向纵深发展,郑州两级法院执行局局长还统一到郑州中院集中接待当事人来访。截止到6月30日,在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郑州市两级法院将于每周六实行执行局局长定期接待当事人制度。每个周六9时至12时为执行局局长接待时间,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所属各县(市、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将分别在各法院亲自接待执行案件当事人。凡是在郑州市两级人民法院有未结执行案件的当事人,都可以持生效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前往咨询,反映有案件的执行情况。
让“老赖”在媒体上“现丑”,将“老赖”官员列入拘留名单,把“敦促令”贴到“老赖”家门口,执行局局长与当事人面对面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震撼了被执行人。高压之下不少被执行人履行了还款义务。新郑市司法局、荥阳市刘河镇政府等一些涉及政府、司法机关等部门的案件已得以顺利执结,较好的彰显了司法权威,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忠实履行职责
“为社会伸张正义,替群众主持公道,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切称赞和认同。”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记鑫对取信于民做了这样的阐述。
去年以来郑州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4574件,审(执)结90928件。市中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0360件,审(执)结16351件。
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全市法院围绕“平安郑州”建设,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惩杀人、抢劫等各类犯罪活动,共受理各类刑事(含自诉)案件9736件14224人,审结8978件12674人,其中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737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依法审结康战国杀害民警竹卫东案、原副省长吕德彬雇凶杀妻案、中牟“10.28”村民械斗系列案件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大案要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受到省、市委的肯定。加大对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的惩处力度,及时审结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瓦斯爆炸特大事故案、陈砦冷库货架倒塌特大事故案,9名直接责任人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厉惩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金融诈骗、制假售假等危害经济安全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审结此类案件151件212人,依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上,郑州法院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57896件,审结51521件。积极审理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土地承包、山林、果园、水利等纠纷案件405件,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审慎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破产重组等热点案件190件,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法审结金融、保险、期货交易、买卖等各类经济纠纷案件23883件,规范市场秩序和交易行为,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损害赔偿、劳动争议等案件16810件,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及时审结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80件,制裁侵权行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在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上,郑州法院办案人员注重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判调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不断加大诉讼调解力度,尽量通过调解达到平息纠纷的目的。市中院专门制订下发《关于加强诉讼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市法院调解工作的开展。全市法院2005年以来共调解结案24215件,调解率达47%。其中,9个基层法院调解率突破50%,省法院在全省推广了郑州法院的调解工作经验。
在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益上,根据不同情况,郑州法院实行上门立案、电话立案等多种立案方式,设立假日法庭、巡回法庭、速裁法庭,方便群众诉讼。推行了诉讼风险告知制度,统一发放诉讼告知书,向群众提示诉讼请求不当、超过诉讼时效、逾期举证等诉讼风险,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损失。在接待当事人的大厅里,配备了座椅、饮水机、老花镜等,实行诉讼引导员制度,方便当事人诉讼。建立立案情况公开查阅制度,增强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司法救助工作,2005年以来实施司法救助的案件2319件,缓、减、免交诉讼费937.68万元,确保经济困难的群众平等参与诉讼。
整顿思想作风,清理执行积案,忠实履行职责,使郑州法院10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法院的前列,《人民法院报》先后7次头版头题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推广该市法院工作经验,48个省内外法院来郑州法院考察交流。全市法院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人民法庭”、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集体”以及全国优秀法官、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市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政法系统公正执法先进单位”、“河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郑州市依法治市先进集体”,并被省高院记集体二等功。
郑州法院以“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取信于民的庄严承诺。
责编/小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