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对待执行中暴力抗法问题的六项措施

  发布时间:2006-05-09 15:01:15


    目前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开展过程中, 各地法院暴力抗拒执行事件时有发生。暴力抗法不仅严重威胁着执行干警的人身安全,制约着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使司法的尊严与权威受到了严峻考验。如何预防和处置暴力抗法事件,是摆在各级法院面前需要慎重对待的一个问题。

    登封法院在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为预防和处置暴力抗法问题积极探索,深入分析暴力抗法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执行实践认真总结经验。

    执行中存在暴力抗法的原因有:一是有些被申请执行人或案外人不懂法,以自我为中心,无视法律的存在,甚至想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以前的执行工作薄弱,打击不严,震慑不够,造成一些被执行人以及一些群众认识不到法律的严肃性;三是法院对执行的宣传、造势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执行环境;四是执行人员不注意执行方法,使被申请执行人产生逆反心理。

    针对上述原因制定出以下六点应对措施:

    一是制订预案,认真做好执行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可能发展为暴力抗法事件的情况,执行人员要心中有数,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心中有预案、遇事有对策、处置有方案,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杜绝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二是注意执行工作方法。执行过程中首先要依法执行、文明执行,并讲究执行策略,严密组织,避免一切引发矛盾的因素。比如,当群体出现抗法情绪时,重点突破,扑灭最为猖狂者的气焰,之后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三是遇到暴力抗法事件时,沉着、冷静。在抗法者态度蛮横时,不胆怯不畏 惧,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冲突进一步激化,避免执行干警受到伤害。

    四是以法治暴,依法严惩暴力抗拒执行者。对色厉内茬的抗法者,正义凌然、果断坚决,并阐明利害,使其慑于法律威严而接受处理。对于那些无视法律、藐视法院暴力抗法,阻碍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严厉予以打击。

    五是投入足够力量加大执行力度。将法警充实到执行队伍中,协同执行人员一起执行,发挥法律的强制威慑作用。

    六是加大执行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对暴力抗法者进行广泛宣传报道。不仅向其他不积极履行法律义务、藐视法律的人敲响了警钟,并且使他们明白暴力抗法行为是我国法律绝对不允许的。

    责编/小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