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也逐步健全和完善。从当前的法律制度上讲,一旦有侵权行为发生,权利人完全可以及时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由于知识产权本身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特殊性,在诉讼实践中,经常出现因权利人不知道如何提交证据而导致最终败诉,或者即便胜诉,所获赔偿也未能够弥补其实际损失的情形。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收集证据的方式。
一、如何证明知识产权权利的合法有效。
首先是要向法院提交权利证书的原件,之外,根据案件类型,还应向法院提交权利保护范围的证据。例如,实用新型专利权人应向法院提交专利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原件。如果没有原件,可以申请相关部门从网上查出并加盖该部门的检索章。如果是知识产权的受让人或利害关系人,则应向法院提交权利转让备案登记证明或权利许可使用合同。
二、如何证明侵权行为
权利人发现有侵权行为时,必定有人制造、销售了侵权产品,侵权产品是十分重要的证据,它有利于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进行客观的侵权判定。收集该证据时,权利人可以申请公证处以普通消费者的名义购买两个侵权产品,其中1个公证处留存,另1个申请公证处密封好,公证处对证据保全行为会作出公证书予以确认。诉讼时,权利人可将公证书与保全的侵权产品一并提交法院,用以证明侵权人的侵权行为。
如果侵权产品体积较大或者价格昂贵等,也不一定必须购买作为证据,可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获取证据。但这种取证方式一般不适用于技术特征复杂的专利案件。
随着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侵权行为也越来越隐蔽,如果侵权人生产的侵权产品并不在市场上流通,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
三、如何举证证明侵权人赔偿数额
根据法律规定,权利人可以采取三种计算方式请求法院判令赔偿数额。第一,按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第二,参照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第三,在前两种方式无法确定具体数额的情况下,法院在一定的范围内酌定赔偿数额。权利人若采用第一种方式计算赔偿数额,应证明己方产品市场销售减少的具体数量和减少的合理利润,或者侵权人制造、销售侵权产品的数量及非法获利数额。权利人若采用第二种方式计算赔偿数额,应提交许可使用合同在相关部门的备案证明、履行许可费用的证据,以此印证许可使用合同的真实性及具体许可使用费数额。权利人若采用第三种方式计算赔偿数额,则应尽量举证侵权人的制造、销售规模或者侵权产品的销售范围、销售时间等证据,以便法官在酌定赔偿数额时有充分、合理的参考因素。此外,权利人还可以收集侵权人的宣传、广告资料,从中获得侵权产品的销售时间、销售数量,以及侵权人所获利润等信息。
责编/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