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院长吴景禹的眼里,形象对法院是至关重要的,既代表法律的尊严,又代表一个集体的整体风貌,荣誉则是对法院形象的一种肯定。为此,他要求全院干警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法院的荣誉。
当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连续3年在区人民代表大会上全票通过时,当法院取得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集体荣誉时,吴景禹总要和他的同事们坐下来寻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他说:“这些只能代表过去,重要的是以后如何维持和创新。”
在吴景禹的脑海里,“发展要有新思路,审判要有新亮点,为民要有新举措,管理要有新水平,作风要有新转变,年年要有新台阶”。
同事们是如何看待他们的院长吴景禹呢?他们说……
“他叫我给当事人买老花镜”
“他每次到立案大厅,都要检查便民服务台上的墨水、纸张,甚至要数数饮水的纸杯够不够。有一次,他对我说,立案大厅里的老花镜该换了,叫我买一副放在便民服务台上,方便年龄大的当事人看材料。”分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韩依芸谈起吴景禹说:“他的心非常细,一个细节问题都不放过。他常说,立案庭是当事人了解法院的窗口。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和法院打一次交道,在我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当事人来说确是天大的事。假日立案就是这样推出的。”
一些当事人因为平时工作很忙,难以抽出时间到法院来打理自己的官司,正常休息日法官又不上班,管城区人民法院就在节假日里照常立案。为了让诉讼当事人从进入法院的第一刻起便感受到亲切、便利的诉讼环境,立案庭不断完善窗口服务功能,特别注重在便民利民、高效服务方面下功夫,在立案办公区实行柜台式办公,所有的立案手续可在大厅内一次完成。大厅里还配置了与法院计算机局域网相连接的电子信息查询系统和大型电子显示屏。诉讼当事人和旁听审判的公民可以随时通过触摸式电脑查询法律法规、诉讼收费标准和缴纳办法、诉讼须知、案件审理程序、审判流程管理以及人民法院向社会公示的其他资料和信息,广大群众还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了解每日开庭审理的案件,自由选择旁听。
在不少当事人眼里,不往法院立案庭跑几趟,是办不完立案手续的。去年,管城区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首家依托互联网开通了网上立案,诉讼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与立案庭法官进行交流。
“我没想到打官司这么方便。”柘城县来郑打工的朱清水享受到了管城区人民法院的“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服务后由衷地说。去年12月,朱清水在起诉中原某建筑公司给付医疗费一案时,立案庭在1个小时内就办完缓交诉讼费、立案等手续。立案庭庭长陈月霞说:“法院启用这一快速反应机制,缘于吴院长对一起案件的分析。”
管城区人民法院曾审理一起非法拘禁案。这起案件的被告人王某、许某都是太康县的农民,因采用殴打、非法拘禁他人等手段讨要工钱,结果工钱没讨到,自己却被判拘役。这起案件引起法院领导班子的重视。吴景禹说:“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出力流汗,可是,他们为了讨要工钱,有的爬上塔吊以死抗争,有的将包工头绑架,最终触犯法律。他们这样做不但讨不到工钱,而且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法院应帮助民工兄弟,引导他们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讨要工钱,避免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此,法院决定开通“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由院长亲自负责,从立案、审判到执行,依法特事特办。
陈月霞说:“为确保当事人诉权的落实,对到法院起诉讨要工钱的民工全部缓交诉讼费用,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仅去年一年,法院就为弱势群体减免诉讼费18万余元。”
“他是一把手,但不管钱”
“吴院长说,班子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在决策时,每个人都有一票。他建议党组作出规定,在经费使用上,3000元以下的,由分管副院长签批,3000元以上的,由领导班子集体审签。”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伟说,“他是一把手,但不管钱。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对副职非常信任,也敢于放权。他的人格魅力在感染着我们,我们干得非常舒心。”
副院长王琦用“大气、无私、信任”来评价吴景禹。“吴院长把所有的权都分给了副职,让我们大胆地干。用他的话说,他只管副职。他越是信任我,我越怕工作做不好,生怕因自己的一时疏忽影响了院里的整体工作。”
副院长韩依芸是院里最年轻的班子成员,又是女性民主党派。在担任副院长之前,她是一名普通的审判员。“在我分管的立案工作上,院领导班子非常尊重我的意见,吴院长一直鼓励我放开手脚工作。”
“我病危时,他守了一夜”
“他把全院的干警都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彼此之间没有隔阂。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在病危时,他整整守了我一夜,直到我的病情稳定起来……”如今,已经正常工作的副院长徐怀臣回忆起自己病中的一幕。
2004年,徐怀臣患上了重病。吴景禹不但积极联系医院,托朋友为他找专家进行会诊,而且几乎每天都去医院看望他,对他说:“你要战胜病魔,我和班子成员都在等你康复的消息。”由于徐怀臣的病情较重,医院几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吴景禹得知情况后,每次都到医院守着。徐怀臣的家人劝他说:“你是院长,你的工作太忙了。你还是回家休息吧!”吴景禹说:“老徐是法院的工作人员,又是班子成员。他病成这个样子,都是我平常照顾不周,如果他能够正常体检,早日发现病情,也不会病成这个样子。我在这里守着,心里会好受些。”
这件事对吴景禹的震动很大。他每年都要安排干警参加健康体检。每名干警过生日时,他总要代表法院送上一束鲜花和生日蛋糕。干警家属因病住院,他总要前往探视。
“他监督全院干警吃早餐”
“干警吃不吃早餐,这也成了吴院长关注的焦点。”副院长张民生说,“吴院长上任不久,发现干警们在上班前四处找地摊吃早餐,觉得既不卫生,又浪费时间,有的干警因急着上班,甚至来不及吃早餐,一上午都是空腹在工作。他就和班子成员商议,腾出几间房子建起了餐厅,规定干警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能不到餐厅吃早餐。他每天都监督全院干警吃早餐。”
副院长张新生笑着说:“现在,班子成员在一起吃早餐时,可以把一天的工作在上班前相互通气。既填饱了肚子,又明确了一天的工作目标。”
普通干警王文科对法院的人文关怀颇有感受。在2005年的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中,他和另外5名同事一举通过考试。“吴院长说,刚参加工作的干警工资低,负担重,但只要愿意学习,院里就会帮助解决部分学费,鼓励我们进行深造。司法考试通过后,院里奖励500元。”
“他叫少年犯吃完饭再走”
“有一次,吴院长对我说,青海的少年犯马某明天出狱,你们把他接到院里吃完饭再走,再给他谈谈心。”副院长王琦讲述了吴景禹与这名少年犯之间的故事。
前年11月低,在安徽打工的青海少年马某因思家心切,在郑州转车时,他的行李被别人偷去,身无分文的他无钱买车票回家。他只好在大街上闲逛,希望能找到点吃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饥肠辘辘的他看到对面走来两个女孩,他没有多想,就冲上去,把其中一个女孩挂在脖子上的手机夺下。后来,他被管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4个月。吴景禹得知具体案情后,非常痛心,要求少年庭采取帮教措施。
“没想到吴院长对马某出狱的日期记得这么准。”王琦说,“马某的家远在青海偏僻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与家人联系不上。吴院长说,孩子身无分文,怎么回家,会不会重新犯罪?他亲自安排孩子的食宿,我给孩子找了件羽绒衣,少年庭法官给孩子买了火车票……看着法官们为自己忙活,马某泣不成声。他流着眼泪说,自从被判刑的那天起,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没想到得到这么多人的关爱,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再干违法的事了。
“他叫找判决书上的错别字”
“吴院长强调‘制度治院’是队伍建设的法宝。仅去年一年,我们就对40多项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还新制定了12项,涉及法院的方方面面。有一次开会,他让我们找判决书上的错别字。他说,判决书代表法院的形象,绝不能出现一个错字。”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郑新峰说。
研究室副主任张逸说:“在信息化建设上,吴院长意识超前,态度坚决。他说,一个不懂得现代信息的法官是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的。在他的努力下,法院筹集资金140万余元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同省、市法院计算机网络的联网。”
行政庭庭长李楠说:“吴院长在认真总结案件审判质量监控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手段,在全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逐步建立了符合审判规律和现代司法理念的案件审判质量监控体系。”
李楠说,这种审判质量监控体系把案件审判质量监控的重心从事后拓展到事前和事中,确立了监评室在案件审判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审判委员会为统一管理主体,以立案庭为审判流程监督管理主体,以监评室为案件审判质量监督评查评估主体,以各业务庭为自查主体,以监察室为违法办案和作风纪律责任查处主体,以政治处为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主体的案件审判质量监控体系,把对裁判文书质量的监控作为重点,实行裁判文书统一备案和质量评估,把裁判文书质量作为考核审判人员业绩的重要内容。
法官李晖说:“这种审判质量监控体系将案件审判质量评估结果作为对法官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和重要依据。每名法官都在想着如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责编/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