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树牢法治理念 讲究执行艺术 善用执行和解

惠济法院执行工作彰显和谐魅力

  发布时间:2006-01-19 09:17:24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院“执行难”的问题有了根本的好转,基本上实现了执行案件无积案件的目标,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天下午,刚刚向区人大做完工作报告的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院长王晋嵩笑意写在脸上,该院执行工作显现出的和谐魅力赢得了与会人大代表的掌声和喝彩。

    为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惠济法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结合执行工作实际,把执行工作的思路和观念统一到“司法公正,一心为民”上,以实质正义为根本价值,以行使正义为基本保障,以尊重当事人权利为主要内容,以维护司法公正为主要目标,树牢法治理念,讲究执行艺术,善用执行和解,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利益。据悉,去年以来,该院受理执行案件755件,执结702件,案件执结率达93%,其中54%的案件通过执行和解的方式执结。

    树牢法治理念。该院按照“管理——素质——效应”的执行思路,遵循“严之有据——严之有理——严之有方——严之有效”的管理原则,制订完善了《执行队伍立体化管理制度》,将执行法官的思想政治工作,廉政建设及法官考核、奖励、任免等实行立体化管理和控制,修订完善了《执行案件当事人举证制度和财产申报规定》、《执行案件实行听证规定》、《执行委托、评估、变卖规定》、《未结案件原因告知制度》、《发放案件款审批制度》等执行工作规则;在加强对执行法官进行执行能力培训的同时,在人员装备和物资装备上向执行工作倾斜,目前该院执行法官的人数占全院总人数的17%,为执行工作配足配齐了车辆、电脑、传真机、摄象机、采访机等办公设备,为改变执行难打下了坚实基础。

    讲究执行艺术。针对执行难度不断加大,惠济法院没有片面追求结案率,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措施,没有割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关系,而是更新司法理念,讲究执行艺术,做到三个结合,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执行工作与争取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支持相结合。邙山金属加工厂申请执行河南碧波净水剂安装工程款一案,被执行人欠申请人安装工程款40余万元,但被执行人已停产,仅有机器厂房,且已被中原区法院查封,土地使用权归兴隆铺村委会所有,无法拍卖。申请人因合法权益不能得以实现而四处上访,该院及时向区人大汇报案件执行进展情况,在人大的支持下,经多方面做工作,使这起长达6年之久涉及个人、村组、两家银行、公安及两家执行法院的案件顺利执结完毕,各方当事人都表示满意。去年以来,党委人大主动牵头协调了10余起重大棘手案件,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执行工作与当地基层组织工作相结合。去年八月份,该院在执行杨麦兰申请执行宋梅兰侵权一案中,申请人与被执行人是婆媳关系,双方抵触情绪非常大,如果强制执行就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不执行就会丧失法律的严肃性,为此,该院邀请青砦村委会干部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劝解,双方握手言和,案件得以顺利执行;

    强制执行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去年九月份,该院在古荥镇召开了执行现场会,与会的群众和当事人达数百人,该院以案讲法,情理交融,用真情打动了被执行人,当场有10位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善用执行和解。执行和解能大大减少执行成本,真正彰显司法文明,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惠济法院善用执行和解,探索出了执行和解四法,避免产生新的矛盾纠纷。

    “站好位”。执行人员始终保持中立地位,告知双方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执行和解的权利,尊重双方当事人的选择,做到不偏不倚。

    “掌好度”。执行和解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进行,执行人员不借执行和解之名搞强制和解,但在强制执行措施难以采用或采用效果不好时,执行人员可适度介入。

    “用好法”。在引导行使执行和解权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同时以强制执行为后盾,充分调查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确保执行和解能够履行。

    “把好脉”。善于把握个案的特点,掌握当事人之间产生纠纷的根源和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因案制宜地指导当事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妥善处理矛盾。惠济法院先后采取“活封”、以物抵债、“放水养鱼”等执行方式,进一步提升执行工作的整体功效。在张彦增等三十九户奶农申请执行北京芙莱仕乳业有限公司买卖纠纷等30个案中,由于一方当事人人数多,且作为北京芙莱仕乳业有限公司合伙经营人的花园口镇祥云寺村民二组扬言阻止拍卖挤奶设备,后经协调,39户奶农与芙莱仕公司达成以物抵债协议,使此批被区委列为不稳定问题的案件得以圆满执结。去年该院执行和解案件占执结案件的54%,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责编/小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