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把大事做细 把难事做好

荥阳市人民法院院长 马建克

  发布时间:2005-12-28 18:14:06



    每一项工作,即使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也都是由一系列细节,一件件具体事件构成的。没有细节上的质量,就没有整体上的成功,没有小事的积累,就没有大事的辉煌。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着眼长远又脚踏实地,从细节入手,把大事做细,把难事做好。

    我是2002年任法院院长的,刚到法院就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当我看到当事人一双双期盼的眼神,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面对执行难的这一事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大事,我们坚持从细节抓起,充实力量,责任到人,完善机制,使执行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把大事做细  把难事做好。

    增加装备,充实力量。在加强执行的物质装备建设上,我们新添了5辆“长安之星”面包车,提高执行的机动性,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0名转业军人充实到执行队伍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和业务教育培训,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适应执行工作,发挥好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为搞好执行攻坚战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为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我们将全市划分为东、西、中三个执行区域,将人员分成三个执行小组,分别由副局长、庭长带队,各自负责执行所辖区域的案件,平时三个小组各自为战,各组负责人决定实施各自的执行行动方案,并实行层层分级负责,分组分片包干,案件落实到人的管理制度。在对新收案件执行的同时,对过去未结的中止案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具备恢复执行条件的依法恢复执行,仅2005年就恢复执行案件132起。

    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针对执行工作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现状,我们结合“规范执行行为,促进执行公正”专项整改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执行工作制度,完善执行工作机制,着力构筑起完整的监督防范体系。先后修订完善了执行风险告知制度、执行案件公告督促制度、执行款物统一管理制度、执行换员制度、听证制度、债权凭证制度、信访接待制度、严格对暂缓、中止、 终结执行案件审批制度、执行案件全程公开制度等十多项执行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执行干警的工作责任心。我们还创造性地探索出了“集中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及其家属存款”的方法,被河南省高院作为好经验推广,在全国法院执行工作研讨会上,受到最高法院黄松有副院长的充分肯定,认为符合当前全国法院执行信息联网条件,具有“制度构建和推广的价值”。

    与此同时,在执行工作中我们还发扬团结合作精神,每当遇到突发事件,碰到“钉子户、难缠户”以及大案、要案时,执行局全体人员做到召之即来,战之能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还先后开展了“百日办案竞赛”等集中执行行动,抓住三夏、秋收的有利时机,加班加点执行军,利用早上、夜晚和节假日,重拳出击,果断地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搜查等措施,及时对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予以司法拘留,使一批难案,“骨头”案得以执结。2005年,我院执结案件1136件,结案标的2700万元,现存案件仅有102件,执行积案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执行工作实现了良性循环。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