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为了不能忘却的信念

记郑州中院立案庭副庭长闫天喜

  发布时间:2003-08-15 13:38:29


   “干啥都要干出个样子来,平庸的工作,还不如不干,这就是我的工作原则”,闫天喜是这样说的,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也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立案庭的副庭长,闫天喜分抓调卷、涉法信访、违审委和立案复查工作。他首先制定了调卷工作办法,一举克服了调卷难,使调卷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涉法信访工作方面,制定了信访责任制,并按规定狠抓落实,使信访工作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信访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年年被评为市里和省法院的先进单位,上访量也由全省法院系统第一名,降至第七名。

    立案复查每年要立案件近1500件,但他能作到有序有节,件件清楚,解决了告状难、申请再审难的现象。没有为当事人服务的思想就搞不好信访工作。在工作中他经常直接与上访老户打交道,工作难度大,思想工作难做。但是为了案件能够公正的得到解决,他经常设身处地的为上访者着想,“如果自己有理打不赢官司,找谁谁不管,该怎么办?”换位思考,使他找准了信访工作的方向,对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只要有理,就想法设法给予解决,对于没有道理的也要向人家讲清楚,并讲清程序怎么样走。他每年接待上访者几百人,有的上访老户一个月就接待好几次,但没有一个上访者反映他态度不好、推诿扯皮、应付差事,而且为上访者解决了大量问题,树立我们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一年来,他无数次的深入当事人家中,走访当地群众和当地村委、乡政府,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的工作。他常说:“做思想工作要深入细致,不怕多说,就怕不讲,做信访工作对待当事人要有诚心,不能让当事人说我们只耍嘴皮子,要有真正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态度,真诚为他们服务的思想,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相信你。”一次在赶往上访老户韩某家入户信访时,正值下大雨,汽车无法通行,他和同事冒雨步行到了韩某家,一家人没有想到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法院的同志还能赶到他们家,深受感动,连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法院。”闫天喜同志正是以这种朴实为民的工作作风从心理上拉近了法院和信访者之间的距离。

    为了使法院的信访工作朝着良性方向发展,闫天喜把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单一的信访模式,努力使信访工作步入“大信访”的范围。考虑到案发当地是第一稳定责任单位,地方党委政府有责任来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他积极做协调工作,把涉法信访工作纳入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范围,走“大信访”的道路,为我省法院系统的涉法信访开创了先河。此项措施得到了省院的肯定,在今年的确山信访工作会议上,郑州市中院向全省法院系统推广了这项经验,并受到了各地(市)兄弟法院的好评。闫天喜把大量的心血倾注到了涉法信访工作中,使我市两级法院的信访稳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中院的信访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他本人也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责编  功常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