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素描]
登封法院按照“以学习强素质以德治院、以作风树形象公正振院、以科技促审判改革兴院、以制度抓管理效率强院”建院方针,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精审判、强执行,推动了全院各项工作的开展。2002年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法院”等称号;被郑州市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11个庭室和76名法官受到省市政法系统表彰奖励;2004年9月登封法院执行局还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执行工作先进集体”。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金秋的中原大地,秋高气爽。
“十·一”长假刚过,我们聆听着《牧羊曲》的歌声,来到中华武术的故乡——河南登封。
跨入登封这座全国卫生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但见少林古刹论神功,夏揽飞瀑荡碧波。嵩山的幽谷,悠久的历史,写满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传说······
登封法院座落在嵩山脚下,来到登封法院,一股文明的春风扑面而来:花木、绿草、红瓦、白墙俨然一座绿水山庄。巍峨壮观的办公大楼,庄严肃穆的审判法庭,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规范热情的法官队伍,使人们处处感到文明的春风在荡漾。
为了这片神圣故土的繁荣昌盛及和谐稳定,登封法院党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抓班子、带队伍、重改革、精审判、强执行,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被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优化经济环境先进集体”等称号;执行局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执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院党组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班子”,党风廉政、党建工作、综合治理、宣传调研等三十四工作分别获得登封市级以上先进称号。
我们感慨,我们惊叹,我们陶醉,这就是登封法院?
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
2002年2月,登封法院新的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少数法官工作积极性不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不高,执行难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群众上访不断等问题,确立了“以学习强素质以德治院、以作风树形象公正振院、以科技促审判改革兴院、以制度抓管理效率强院”的建院方针,理清了工作思路,大家一致认为,人是决定因素,必须从队伍抓起,加强班子建设。
在班子建设上,登封法院推行了班子建设长效机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开展了争创“工作好、学习好、纪律好、廉洁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班子活动。提出了“严上先严下,严人先严己,以表率示范作用建立一支充满朝气的法官队伍”的工作思路。
以制度管人、管事,是登封法院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院修订完善了审限预警、工作讲评、相对末位淘汰、不合格案件责任追究等70余项制度;成立院务督查委员会,专人负责督促检查,并纳入“三高”机制进行考核;落实院、庭两级“一岗双责”,个人出了问题,领导要负连带责任;强化纪检监察部门职责,采取发放廉政回访调查函、廉洁提醒书、接受群众举报等方式,约束法官业内外活动;连续受到不同当事人三次投诉,做待岗处理;此外,还采取召开司法监督员、企业法人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制订整改措施,强化制度的约束力。
作风的转变、素质的提升和制度化管理,铸就了一支文明之师、高效之师。近三年来,该院34人立功授奖,46人分别获得市级以上先进称号;研究室、法警大队等七个部门分别被郑州中院荣记三等功。
近两年,登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475件,审结10334件,同比分别提高了21%、37%;结案率同比分别增长17%、46%;发回改判率和再审改判率分别下降了25%、41%,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这一切得益于该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法官整体素质。
——倡导并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登封法院党组明确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工作目标,努力倡导和树立五种学习新理念:“互动学习”理念,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团队学习”理念,通过学习塑造优秀团队,提升群体能力;“创新学习”理念,注重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及效果的创新,实现工作创新发展;“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全员学习”理念,使“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做到手入、脑入、身入、心入。
—— 构筑学习教育平台。该创建“法官讲坛”,每天利用早上集中点名的时间,开展“法律早餐”活动,全体干警包括院党组成员轮流上台讲演。采取“每日一题”的学习方式,由一位法官上台“说法”,或案例分析、或办案心得、或新论新见。
—— 加强学历教育。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专项资金,鼓励法官学习深造。目前45岁以下干警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128人。举办讲座。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法学专家、学者举办法学讲座,以前沿的法学理论、先进的文化内涵熏陶干警,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定期召开研讨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审判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一年一个主题,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
——开辟文化长廊。在法院办公楼的大厅、走廊、会议室、审判庭,制作设计专题宣传版面180余幅,展示名人名言500余条。用法学名言警句提倡司法文明、司法礼仪,提升法官职业操守、职业道德,使干警随时随地接受法学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和教化。还建立法官图书阅览室。投资10万余元,购买与审判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法律书籍3000余册,增订法学刊物20余种,既丰富了法官的业余生活,又为干警学习、查阅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建立业务学习考核机制。考评内容包括法律专业知识、庭审技巧、裁判文书质量、法官整体的专业能力等。坚持每周二晚上两个小时的政治及业务学习,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交叉进行,做到人员、时间、地点、内容四落实;每年组织两次素质提升考试,记入个人专业技能档案。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将法官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作为年度考核、任职定级、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引导和增强法官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对建设学习型组织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激发法官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的热情。对学习积极努力、素质较高的法官予以优先提拔重用,为他们创造和提供展示其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知名法官”、“明星法官”评选活动,培养专家型法官。开展“案件质量提升年”、“素质大提升”(包括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绩效大考核)等活动,锻炼队伍,提高实战能力。
把一心为民贯穿司法活动
执行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登封法院同样受到了“执行难”的困扰,3000多起积案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党组一班人硬起手腕,全力以赴清积案、攻难案、破疑案,先后开展了突击执行月、分片集中巡回执行、维权攻坚执行行动、执行精品案等活动;在郑州市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共同参与的“全市集中执行行动”中,登封法院集中优势兵力,重拳出击,三个月结案800余起;三年共执结 各类案件5640件,其中绝大多数是“骨头案”、“钉子案”和“陈年积案”,结案率为88%,涉案标的三亿六千余万元。连续三年名列郑州市法院系统第一名。目前,执行工作已步入良性循环,登封法院执行局2002年被郑州中院记三等功一次,2003年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04年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执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登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上访、缠访、闹访屡禁不止。党组一班人知难而进,每年开展一次“信访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共接案件862件,解决680件;坚持周五院长接待日制度和首问负责制,现场办公,把大量矛盾纠纷引导到法律渠道,并解决在初访环节。同时,还着力构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立“信访预警”网络,形成内外联动、反应敏捷、处置果断、息访有效的运行机制,从源头上治理信访案件。三年共接待群众1280人次,处理各类案件960件,使更多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截止目前,新审、执结的案件,尚未发现赴省进京越级上访现象。该院的信访案件进退档制度分别被省高院、郑州市委政法委转发。
民调工作是考验法官“公正司法”的一面镜鉴。登封法院民庭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原则,力求公正与效率。去年12月,告成镇某企业职工徐某载韩某架车坠塘,二人当场死亡,后在工伤申请裁定后,双方家属又因死者遗产发生纠纷,诉诸法院。民庭副庭长杨菊风为减轻双方诉累,十余次深入基层,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终使双方息诉罢讼,同意调解。据悉,去年登封法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69.5%,位居郑州法院系统前列;今年元至十月,登封法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73%。
“心中无百姓、不配做法官”,是登封法院全体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座右铭。近年来,该院始终把做好本职工作、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司法为民的具体体现。
——成立“诉讼咨询指导中心”,目前已为2600余名当事人提供了诉前咨询、诉讼引导和信访接待处理等法律服务。
——成立景区假日巡回法庭,为游客及景区群众提供即时便捷的法律服务。
——组建巡回法庭,专门办理涉及当事人生产生活急需的案件。
——关注弱势群体,实行司法救助,共为272案、450余名弱势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30万余元。
——以庭室为单位,每季度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征求一条好建议,整理一条好信息,理出一条司法为民的好思路,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举办民调主任、企业法人、厂长经理培训班,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创新管理保公正
登封法院坚持机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同步进行,实施并完善了“三高”管理机制,组建司法审务管理委员会、司法政务管理委员会和院务督察委员会,对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运行实行分类管理,加大对案件及人员的管理、监督和考评力度。对审判员、执行员、书记员实行序列考评和相对的末位淘汰,考评结果直接与政治待遇、物质奖励挂钩。对后勤行政人员,实行“三等三票”考评制度,解决了综合部门工作任务不统一、无法考评等问题。
科学管理挖掘了新的潜力,“三高”机制带来了质量与效率。上诉发改率2004年为1%;2002—2004年,民商事案件简易程序的平均结案周期依次递减为78天、63天、31天;普通程序结案周期依次递减为178天、156天、79天;干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比学赶帮蔚然成风。审判员杨景南做过两次心脏大手术,仍带病坚持工作,连续两年办案数名列全院第一,受到郑州中院院长的两次题名表扬。执行局的同志不断加强学习、探讨执行工作方法、加班加点工作,出现了执行员同城居住而七个星期不进家门、儿子由母亲领着到法院见父亲的感人事迹。
“三高”管理机制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效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在2004年2月份最高法院与荷兰驻中国大使馆联合举办的“法院管理制度改革比较研讨会”上,该院作为全国三家基层法院之一,应邀出席并作了主旨发言;在全国法院基层工作会上,该院的管理经验作为河南省的经验材料参与了交流;在全省法院基层工作会上,该院作了经验介绍。该院结合司法实践撰写的《审判管理学》,被河南省法学会评为2004年度优秀法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以来,省内外40多家兄弟法院前来考察交流。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