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是有了小宝宝的,对于年轻的(准)爸爸妈妈们,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女人、男人,还有小人。
请你侧耳倾听童年的秘密,不仅仅因为将来我们都会有孩子,而且因为那曾经是我们的过去,因为那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因为那里还隐藏着我们的将来。
《童年的秘密》全书从对每一个成年人的控诉开始(第一章《儿童时代》只能说是引言),到提出父母应有向社会提出“保护儿童”的声音的指责结束,没有一刻不在向我们证实儿童拥有健康成长的本能;没有一刻不在控诉我们的无知和暴戾。我们自以为高明地对小人们指手画脚,不想实际上却阻断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可怜的我们并不知道在那扇门的背后,暗藏着的是世界应有的模样与秩序,应该接受教育的是我们自己——身为小人的父母。
蒙台梭利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中发现,3-6岁是人成长的敏感期。如果在敏感期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即便是智障儿童,也能够学会阅读写字,甚至在小学时进入正常的班级随班学习。对正常的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得到的发展更加令人瞩目。
蒙台梭利纠正了我们对儿童天生好动、只知玩闹的偏见。在都能够不出一声地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教具。就算是在交换教具的过程中,他们也身形敏捷,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儿童喜欢这种安静,他们沉静在自己营造出来的安静之中,不希望任何人破坏它。
儿童天生喜欢工作,甚至拒绝糖果的奖励。那些穷人的孩子居然拒绝糖果的奖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然而却是真的。奖励只在最初的时候奏效,一旦儿童发现了工作本身的乐趣之后,他们就采取了断然拒绝的态度,仿佛接受只会减弱他们的乐趣,只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儿童的自尊心还本能地引导他们喜欢清洁、注重礼仪、规整自律。这些原本白天流落街头的穷孩子不仅会提醒自己的父母洗手、打扫卫生,使整个贫民区的环境有所改观,而且在意大利皇后突然来访时,表现得比平时更加自信、更加优秀。一个年仅4岁半的儿童不仅仅为了皇后的来访临时召集在宿舍休假的儿童来到教室开始工作,而且为皇后做了全程讲解、全程陪同。
原来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是天使,可是对于这一切我们真是一点儿都不了解!我们为课堂上那些不知自律的孩子发愁,我们对他们大声呵斥,却不知道他们的不知自律完全是我们教育方法不对一手造成的错误。
孩子的每一次哭泣都有原因,可是为什么我们却以为他们只是在无理取闹,我们只是自以为是地认为呵斥和责骂是为了他们好?因为我们的世界和儿童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我们的世界已经因为幼年教育受到阻碍而成为褊狭的我们,我们完全丧失了健康成长的敏感,只知道按照社会习俗继续阻碍我们的下一代,继续塑造一个同样褊狭的我们。
“是不是世界不存在一个人们想把锁住人们心灵的物质镣铐砸碎的地方呢?同样的,是不是人们也不想追求某种超越个体生命并能达到永恒的东西呢?”如果不是,那就请你侧耳倾听,倾听那一线来自生命本能的声音!
责编/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