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公正司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尊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河南省登封市法院在“公”字上立足,从“诚”字入手,倡导“公正司法”理念,积极推进法院管理、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极大地缓解了“告状难”、“执行难”等现象。
“公”,就是做到公正司法、公平审判,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司法权威;“正”就是时刻牢记“心中无百姓,不配作法官”这一司法理念,处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登封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正作风,先后推出“三高”审判管理机制、“五四三”执行长效工作机制和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了案件质量评估保障体系,事前预防、事中测评与事后监督相结合,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信访隐患。特别是“三高”审判管理机制,对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运行实行分类管理,对审判员、执行员、书记员实行序列考评和相对末位淘汰;这一做法受到上级法院及省、市有关领导的关注和好评。
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登封法院还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活动,大力实施“文化建院、素质强院、人才兴院”战略,开设了法官论坛、定期举办法律专家讲座、组织“每日一题”演讲等文化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法院,为“公正司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民调工作是考验法官“公正司法”的一面镜鉴。登封法院民庭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原则,力求公正与效率。去年12月,告成镇某企业职工徐某载韩某架车坠塘,二人当场死亡,后在工伤申请裁定后,双方家属又因死者遗产发生纠纷,诉诸法院。民庭副庭长杨菊风为减轻双方诉累,十余次深入基层,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终使双方息诉罢讼,同意调解。据悉,去年登封法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69.5%,位居郑州法院系统前列;今年元至十月,登封法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73%。
一味强制执行也极易引发信访。今年3月7日,石道乡闫坡村的王某因女儿出嫁,与村集体发生土地承包纠纷,法院判决村集体返还王某耕地。但退调耕地涉及村中18户群众,并有可能引发这18户群众新的土地纠纷。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及当事人合法权益,执行员顶着重重阻力,先后11次进村入户,挨家挨户,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使此案执结,并遏制了信访苗头。大冶镇60多岁的信访老户景大云,今年7月接到执行员送达的30余万元执行款时,喜极而泣。5年来,她申请执行的经济纠纷案,因案情错综复杂,长期得不到解决。今年4月,登封法院加大执行力度,依法拘传了连环欠账的陈某、吴某,在与陈、吴析法明理的基础上,使案件顺利执结,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公正司法”有力地促进了登封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2002年至今,登封法院共受理案件20613件,审结案件19788件,结案率高达96%;共执结各类案件5640件,涉案标的3.6亿元,连续三年在郑州市法院系统名列前茅。先后被郑州市中级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各一次,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法院”等称号;被郑州市委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11个庭室和76名法官受到省市政法系统表彰奖励;2004年九月登封法院执行局还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执行工作先进集体”。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