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原告王志勋不服被告登封市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一案

发布时间:2005-08-23 10:03:42


    原告王志勋,男,汉族,1952年1月12日生,住登封市君召乡石坡爻村,农民。

    委托代理人李占朝,男,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登封市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马会强,男,局长。

    委托代理人吴晓敏,男,登封市公安局法制科干部。

    第三人李三妮,女,汉族,1950年12月15日生,住登封市区南环路。

    委托代理人米宗周,男,河南群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王志勋不服被告登封市公安局公安行政处罚一案,于2005年5月31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5年7月5日开庭,对本案进行公开审理。原告王志勋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占朝,被告登封市公安局的委托代理人吴晓敏,第三人李三妮的委托代理人米宗周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登封市公安局于2005年3月14日作出登公(君)决字(2005)第0165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原告王志勋殴打他人为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项之规定,决定给予王志勋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原告不服向郑州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郑州市公安局经复议维持了被告的第016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告仍不服,诉于本院称:被告登封市公安局作出的登公(君)决字(2005)第0165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且程序违法。一,我与李三妮发生纠纷是由于2005年2月23日上午我到第三人之夫王银松开办的铝矿上讨要2004年的装车费引起的。当时我向王银松讨要装车费,王银松说该款我应该向包工头王大欣讨要,为此发生争吵。在争吵中,第三人进到屋内继续和我争吵,我看她不讲理起身走时,第三人冲过来要打我,我用胳膊挡了一下,第三人就被她侄拉到屋外了。我根本没有殴打第三人,也不知第三人的轻微伤是从哪来的。而被告登封市公安局偏袒第三人,对我提供的证人周建功、王合、王大杰等六人不做调查取证,只对第三人一方的亲属进行了调查,错误作出不公正的第0165号处罚决定。二,被告作出的第0165号处罚决定程序违法。从被告提供的证据证明,被告所属君召派出所是在2005年3月1日才接到第三人报案的,而第三人的法医检验证明书却是在受理该案件前的2月27日作出的,该鉴定严重违背了鉴定的一般程序即接案、委托、鉴定。三,被告在对证人周翁、周校峰二人进行调查取证时作的询问笔录在时间上存在严重问题,两人的询问笔录缺乏真实性。综上所述,被告对原告作出的登公(君)决字(2005)第0165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事实不清,程序违法,请求依法予以撤销。

    被告登封市公安局辩称:2005年3月1日,我局君召乡派出所接王银松报案,称其妻李三妮在石坡爻村铝矿的办公室内被王志勋殴打,请求立案查处,我局君召派出所接报案后即立案。经调查当时在场证人周翁、王长松、王俊伟、周校峰、王大欣及双方当事人,证明第三人李三妮于2005年2月23日上午在石坡爻铝矿的办公室内被原告王志勋殴打致伤的事实,第三人法医鉴定为轻微伤。查证以上事实后,我局于2005年3月6日向王志勋履行了告知权利程序,2005年3月14日,我局对原告作出第0165号行政处罚,3月18日送达。原告在诉状中称其没有殴打第三人,并提供新的证人以此证明其没有打人的理由不是事实。我局在2005年3月6日对王志勋进行询问时,王志勋提供的在场人仅有王银松、王长松、王俊伟、周翁等人,其他原告称记不清了。我局对原告提供的以上证人均作了调查,均证明第三人被原告殴打,至于原告在诉状中提供的证人,我局没有必要再作调查取证,现有证据足以证明原告殴打他人的事实。综上所述,我局对原告作出的公安行政处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处罚适当,请求依法予以维持。被告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材料有:1,2005年3月1日王银松的报案笔录和被告对王俊伟、李三妮、王长松、周翁、周校峰的询问笔录;2,2005年3月6日、3月12日对王志勋、王大欣的询问笔录;3,2005年2月29日登公法检字第199号法医检验证明书;4、2005年3月6日的告知权利通知书、3月14日作出的公安行政处罚决定及送达回证。以上述证据证明对原告处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

    第三人述称:被告登封市公安局对原告作出的行政处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请求依法予以维持。

    上述证据经庭审质证,本院对被告提交的证据作如下确认:

    1、王大欣的证据仅证明原告和第三人之夫王银松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其证明目的和本案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2、王长松系第三人李三妮丈夫王银松之弟,与本案当事人有亲属关系,其证据缺乏真实性,本院不予采信;

    3、王俊伟系王银松之弟王长松之子,和本案当事人有亲属关系,其证据缺乏真实性,本院不予采信;

    4、王银松系第三人李三妮丈夫,其证据缺乏真实性,本院不予采信;

    5、对周翁、周校峰两份证据,被告询问周翁的地点在君召乡派出所,询问结束时间为2005年3月1日16日10分;询问周校峰的地点在周校峰本人家中,询问开始时间为2005年3月1日16时35分,询问人相同。因两被询问人相距较远,且属山路,驾车不可能在25分钟内从派出所赶到周校峰家中,故周翁、周校峰两份证据缺乏真实性,本院不予采信;

    6、原告王志勋始终不承认殴打第三人李三妮,故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

    7、对第三人李三妮的询问笔录,不能单独作为该处罚的定案证据材料;

    8、第三人李三妮的法医鉴定结论时间发生在被告立案之前,违犯了鉴定的一般程序,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认为:原告王志勋和第三人因装车费一事发生纠纷并争吵属实,但在争吵过程中原告是否殴打第三人,并致第三人轻微伤无事实证据证明,且部分程序违法。综上,被告对原告的行政处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法定程序,应予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3目之规定,判决如下:

    撤销被告登封市公安局2005年3月14日作出的登公(君)决字(2005)第0165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本案受理费100元,由被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八份,上诉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   宫向党

                                                        审判员   张智勇

                                                        审判员   王金超

                                                      二00五年七月十五日

                                                        书记员   刘建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