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案件这样审
从案前阅卷到当庭宣判,作为郑州市数百名人民陪审员的代表,实现了与法官平权和从普通公民到不穿法袍的法官的转变,我激动,但更多的是忐忑和紧张。期待用我的这次经历与人民陪审员共勉,共同推进司法体制民主改革的进程。
“首审”,为何选择了我
面试、笔试、政审,三关下来,终于拿到了中原区人大常委会的人民陪审员任命书,从面对国旗、心贴宪法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期待着用自己的良知和全部的司法智慧,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正当权益而出庭的那个瞬间。然而,在不是特别特殊的情况下,人民陪审员的出庭是随机抽签决定的。首位出庭审案,这种“首审”荣誉的取得基本上全靠运气。中原区人民法院一共有64名人民陪审员,我真的没有过多的“首审”期待。
4月24日下午,突然接到了来自中原区人民法院的电话通知,说是要我尽快到该院阅卷,参加5月8日开庭的一起邻里关系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并特别说明我有可能成为郑州市新陪审员制度下,首位出庭审判案件的人民陪审员。该院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该案的原被告双方是来自城郊农村,需要参与审判的陪审员具有农村生活经历,所以在随机抽出的两名陪审员中,选择了我,因为简历中清晰地记载了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摸摸偏长的头发,看看身上过分休闲的装扮,当天我就走进理发店,走进了西装专卖店,为了法律的尊严和法庭的庄严,我很严肃的对待出庭那天自己的形象。
阅卷,我真没敢多看
“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前定案”等违反法律程序的现象,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顽疾。既然做了人民陪审员,我就要监督司法程序的公正与合法,当然,重要的是从我做起。4月26日下午,我去法院阅卷,面对林林总总的证据材料,我告诉此案的法官,我只看诉状和答辩状以及应被告请求人民法院的现场勘验笔录,其余的证据材料,到法庭上辨明真伪和价值。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证据观念上的“先入为主”,以免影响公正判决。
中原区人民法院是全国模范法院之一,我的合议庭伙伴是非常优秀的青年法官。科班出身的他面对我的要求,不住点头称许。在进行了简单的庭审发问分工后,我以规范的法律程序,完成了作为人民陪审员的首次庭前准备,后来该院的李广湖院长还专门打来电话肯定了我的做法。
判决,合议庭的秘密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平权,重要的不是庭审过程中的发问权,而是庭审后对多数人来讲显得很神秘的合议过程中,体现司法进步和民主的独立裁判权。
昨日11时许,该案庭审结束,我和审判员以及年轻精干的女审判长走进了会议室,进行关门合议。由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到现场采访,和我相熟的记者希望我从合议庭里带出更多的秘密,但我只能摇头回绝,因为这是法院的纪律。自然,我也不能因为陪审员身份为本报带来更多的独家。
合议过程是在审判长主持下进行的。我们首先一致认为,被告反诉状中的主张与原诉不是同一民事法律关系,应予驳回,但要同时告知被告人有另案诉讼的权利;接下来我们轮番发言,就庭审中被告提供的证据来判断其有没有争议土地的使用权、在邻居的大门口搭建厕所和猪舍是否有悖民法处理不动产相邻关系时要遵循的“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深
入的探讨。
在整个合议过程中,两位法官给足了我发表判决意见的机会,我的判决主张绝大多数被采纳。
圆满,也有三大遗憾
邻里之间和为贵。审判长特意把主持当庭调解的机会给了我,但遗憾的是原被告双方分歧过大,调解失败;在庭审过程中,第二位证人的作证过程是由我来主持的,这是我在法庭上的第一次发问,当时太紧张了,我竟然忘了依照法律程序向证人告知权利和义务,多亏审判长补台,“马脚”才没露得过长;在被告代理人向原告证人发问时,他竟然向证人重申了“作伪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问题,很明显他的做法并不合适。遗憾,我正想予以制止,却被审判长抢了个“先”,否则,人民陪审员当庭制止当事人的不当言行,必然成为新闻同行笔下的亮点。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