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两次选任上陪审员的感受(文)

  发布时间:2005-04-19 09:33:12


    3月29日,我与其他35名同志一起被新郑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拿着鲜红的证书,我不禁想起1987年8月我第一次被人大任命为陪审员的情景,想起自己担任陪审员18年来的种种经历,同样是担任陪审员,但是,从拿到新的任命证书那一刻起,我的心中却有着非常强烈、明显不同的感受。

    1987年初秋,我在乡里开会时,法院的两位同志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当陪审员。那时,我对法律十分陌生,根本不知道陪审员是做什么的,法院的两位同志讲了半天,我才有些模糊的认识。出于对法律在内心不由自主产生的敬畏和想了解法官,了解法院的愿望,我答应试一试。此后,经过几次陪审,我逐步了解了审判工作,法院对我的表现也很满意。过了一段时间,当时的县人大常委会下了一份任命文件,一切都简简单单,平平常常,我成为了新郑法院的一名陪审员。从此,在人民陪审员这个岗位上,我一干就是18年。

    随着参与审理案件不断增多,我对法院,对法官,对法律逐渐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担任陪审员前,我对审判工作了解很少,和社会上许多人一样,我也认为法官工作轻松,手里有权,很令人羡慕。陪审的案件多了,我才亲身体回到他们的工作有多艰辛,所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我参与审理的主要是刑事案件,每一个案件的处理结果都涉及到被告的人身权利,关系十分重大,法官手里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也因此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刚开始时,看着那一摞摞厚厚的卷宗,我感到无所适从,看着法官们有条不紊地整理材料,安排庭审,真是打心眼里佩服他们。刑事案件审限短,案件一到法院,就要开始满负荷的工作,遇到复杂的案件,光是看卷就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我印象最深的是参与审理的一起团伙犯罪案件。被告有十几个,涉案事实有几十起,卷宗有厚厚的十几本,社会影响十分大。主审那起案件的是现在的刑庭庭长杨慧霞,当时她的女儿刚上小学,为了办好案件,她连续加了一周班,写了整整一本阅卷笔录,十几个小时的庭审她条分缕析,表现出很强的驾驭庭审能力,开完庭后,仅仅用两天的时间,她写出了长达20余页的判决书,宣判后,被告全都服判,没有上诉,而杨庭长为了办这个案件,整整瘦了三斤,连续加班造成的腰背劳损,让她推拿按摩了近半个月才痊愈。现在有一些人总是说案件一到法院就得找人说情,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法院的工作,我以多年的陪审经历告诉大家,法院办案是十分严谨,十分公正的,一些人的说法是对法院的误解。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国家法制宣传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初,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新郑法院开始重新选拔陪审员,这意味着我要继续做陪审员,就必须和其他人一样重新参加选任。当我看过简章,知道自己符合条件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短短的几天,报名参加的人就达到了60多人,而且有许多是学历很高的年轻人,这有些出乎我的预料。面试那天,面对人大和法院的十几名考委,多年的陪审经历帮助我掌握的法律知识,帮助我从容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博得了他们的好评。最终,我如愿以偿地通过了所有的考核,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被重新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在任命仪式结束后宣誓时,面对鲜艳的国旗,朗读着誓言,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次重新被任命为陪审员的意义和责任。今后,我将用我的心血和汗水去尽心尽力地做好这项工作,履行好一个人民陪审员的光荣责任。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