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新密法院把先进性教育贯穿到司法为民中

牢记党的宗旨 立足岗位奉献

  发布时间:2005-04-18 09:11:48


    “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实践中”。前不久,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法院院长靳凤英收到一封市区初中学生的来信,状告其班主任对自己进行身体体罚。靳凤英立即派立案庭法官前往学校调处并对办案人员做出指示。此案虽小,但在农村学校却有一定的影响,立案法官没有就案办案,而是组织师生宣讲《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面前,出于善意但教育方法不当的班主任老师主动承认了错误,被体罚的学生也谅解了老师的行为,此案圆满“结案”。该院趁热打铁,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 了规范学校管理的司法建议,被教育部门积极采纳。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新密法院从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司法为民入手,在审判机关与普通百姓之间建立起了便民、服务、和谐的新型司法关系。首先院坚持把立案作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连结点,开设了电话立案,专人负责回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和诉讼咨询。对重大复杂的民商案件,立案庭受理预约立案后,及时将信息反馈至有关业务审判庭,使审判人员早知道、早准备,保证重大案件万无一失。与此同时,新密法院在立案环节上引入庭前调解机制,使600多起民事案件刚进法院门便“言和息干戈”,避免了日后旷日持久的诉战之争,深受辖区群众的欢迎。在总结庭前调解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3月,报新密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新密市法院在郑州市法院系统第一家设立了速裁审判庭,简单的民事案件在20日内作出审判结论,使近日起尖锐的民事纠纷在上门立案的过程中得到非诉法律处理。在此基础上,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上门立案,使近百起尖锐的民事纠纷在上门立案的过程中得到非诉法律处理。

    为在先进性教育中更好地践行司法为民,新密法院推行了“三三制”工作法,即各业务庭在办案过程中办好三件事。一是向当事人普及诉讼法律知识,传授诉讼技巧;二是普及专业法律知识,提高当事人自我化解矛盾的能力;三是为当事人辩法析理的同时,还为他们总结事件得失,发挥审判工作的指导职能。另一方面,新密市法院每年坚持向社会推出“三个动作”积极依法营造辖区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厂长经理出点子,帮助企业完善各类经营合同,避免或减少经营风险,几年来,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一亿多元。定期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先后有50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走进“法庭学堂”进行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专门学习。选择典型案件到农村就地调查、就地调解、就地开庭、就地审判,用以庭代训方式培训农村人民调解员3000余人。10个人民法庭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稳妥处理非诉民事案件10000多起,避免了大量的小民事纠纷转为严重的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