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勤业敬业干事业

发布时间:2005-03-08 10:28:29



    刘文琳是郑州中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员,自1991年到法院工作以来先后担任过打字员、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十多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全市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被授予郑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郑州市“严打”整治斗争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用实际行动为国徽争光添彩。

    1991年进入法院,刘文琳被分配到文印室工作,当时由于打字设备落后,人员又少,全院各类法律文书及文件堆积如山,案件无法及时审结和宣判,让全院干警乃至院领导都头疼不已。她临危受命与其他同志每晚干至9、10点钟,饿了就吃些方便面,连续加班一月有余,使长期积压的法律文书及各类文件清理完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院领导及全院干警多年、影响办案效率的大难题,受到了全院干警及院领导的好评。由于人员少,文书最大,特别是刑事案件审理期限短,要得比较急,加班加点就是经常的事,但她不怕苦,不怕累,从无怨言,即使怀孕期间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直到预产期来临才被领导劝回家休息。但在休产假期间,刘文琳考虑到文印室人员少,工作量大,便想提前上班,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在孩子刚过百天便提前两个多月上了班,上班之后和同志们一样加班加点,从不耽误工作,回去晚了就让婆婆喂孩子奶粉。记得有一回她的眼睛长了脉里肿,疼得直流泪,到医院医生要求作手术,术后为不影响工作,第二天眼睛带着纱布就去上班了。同志们开玩笑说她是女强人,家里人说她干工作不要命,刘文琳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管干什么工作,一定要对所干的这份工作负责,一定要把它干好,虽然打字工作很辛苦,经常一个动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但看到一份份法律文书从她手中打印出来,看到同志们拿到文印材料后露出高兴的笑脸,她很感欣慰和满足,累点、苦点算得了什么?从1991年进院到2002年初离开文印室,刘文琳在打字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有余,她知道处处留心皆学问,从每份经手出去的法律文书及各类文件、领导讲话的稿件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掌握了很多法律知识,为以后所从事的审判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年初,院里将刘文琳调整到刑一庭工作。近年来,她先后参与审理了轰动全国的以张书海为首的“12.9”特大系列抢劫银行案、以王振松为首的55名被告人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和“百花”公司集资诈骗案等大要案。

    在办理“12.9”案件时,孩子尚小,母亲又体弱多病,需要有人照料,虽然如此,为了工作的需要刘文琳依然坚守岗位,和同志们一起夜以继日,忘我工作,常常晚上到家都在次日凌晨2、3点钟,孩子等不到妈妈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作为妻子、母亲、女儿、媳妇,刘文琳为亲人付出的很少,爱人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婆婆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给孩子做饭,使她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与专案组成员加班加点,在法定的最短期限内出色地完成了该案的开庭和宣判工作。仅连续三天的庭审,刘文琳就完成了近10万字的电脑记录任务。

    2002年3月,在审理王振松等55名被告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时,因该案涉及被告人数、涉嫌罪名、指控事实均属全省刑事案件之最,庭审时间用了10天,继“12.9”案件我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庭审中采用电脑记录庭审活动后,刘文琳再次承担了电脑记录任务。仅庭审笔录就记录了近500页,达20余万字,为以后办理该类型案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庭审程序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十天下来,由于长时间敲击键盘,她的手指磨出了老茧,脚肿得连鞋子也穿不上,但她都默默承受了下来,从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2003年年底,刘文琳的母亲腹部突感不适,检查发现腹部有一巨大肿瘤,医生警告需立即实施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恰逢年底,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工作量可想而知,母亲为了不让女儿请假,手术前偷偷打电话把远在南京、扬州的姐姐、弟弟叫来。母亲从麻醉中苏醒过来,看到女儿伏身站在病床前时,用虚弱的声音说到:“你去上班吧,这有你姨妈、舅舅照顾。” 刘文琳不忍离开,父亲在旁边催促到:“听你妈的,年底正是忙的时候,你妈不会怪你的”。刘文琳眼中含泪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病房,泪痕未干便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手术后经化验,母亲体内肿瘤是恶性,她强忍悲痛,将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化作工作的动力,白天抓紧工作,晚上在病房陪护母亲,在没有请一天假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创下了历年来我院个人办结刑事案件最多、质量最好的优异成绩。然而恶运接撞而来,母亲在手术后不到半年,病情再次复发,不得不再次进行手术,可母亲手术那天正好刘文琳有一个故意杀人案件需要开庭,已提前报了开庭计划,并通知了当事人,怎么办?如果取消开庭计划,势必会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正当她限入矛盾之中进退两难时,母亲说:“你去开庭吧,有家里人在这里这行了,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打乱大家的计划。”母亲的深明大义,母亲的伟大就体现在此,当天刘文琳是含着眼泪来到单位,红肿着眼睛走上了法庭,对该起故意杀人案件如期进行了审理。当庭审结束时已11时许,当她匆忙脱下法袍赶往医院时,得到的却是母亲体内癌细胞大面积扩散,已无法进行手术的恶耗。而母亲看到我第一眼说的第一句话却是:“庭开完啦,没有耽误吧?”看到躺在监护室脸色苍白的母亲,想到为孩子们操劳一生的母亲在最需要女儿照料却不能在身边尽孝,想到身患绝症的母亲仍这样的无私无畏、申明大义时,刘文琳冲出病房放声大哭:“妈,女儿对不起你啊”。白天刘文琳强忍悲痛,抓紧工作,晚上强装笑脸赶到病房陪护母亲。由于亲人的支持,母亲住院近一个月,她没有请过一天,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04 年,刘文琳再次创下了全庭个人办结刑事案件最多、且一审案件无一改判、发还的优异成绩。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刘文琳始终坚持做到以司法为民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严守法官职业道德,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工作中从不怕麻烦,并且善于细致入微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耐心向当事人讲解有关法律知识。几年来,她所办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具有较高调解率,化解了大量的矛盾,有效消除了案件中的不稳定因素,并得到了当事人的称赞和好评。

    2003年8月,刘文琳负责审理新郑农民李建兴因生活琐事将其妻杀死,当时,被害人的娘家人对立情绪很大,强烈要求判处被告人死刑,但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又系家庭内部矛盾,依照法律规定应对其从轻处罚,被害人家属想不通,就一次次从外地到郑州找到我,并表示:如达不到他们满意就继续上告。刘文琳深深理解当事人的心情,同情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每次都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哭诉,等他们说完了,情绪恢复平静,她再详细地向他们讲解有关法律知识,为什么这样认定,法律依据是什么,因本案被告人与妻子还生有一个孩子,刘文琳利用“亲情”这根导线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不行两次,一遍不行两遍。被害人亲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她又将被告人亲属叫来,进行民事调解,通过耐心细致、和颜悦色地做工作,被告人亲属对我说:“刘法官,我们很感动,来的时候是怀着不安的心情来的,我们因是杀人犯的家属在村里抬不起头来,到了这里,你却这么亲切、热情地对待我们,我们冲你的态度愿意配合法院赔偿被害人亲属。”通过不厌其烦地做工作,被害人亲属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被她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生效后,被害人亲属也如愿拿到了2万元赔偿款,使该案得到了较好解决。

    1992年2月,郑州市个体户李祥瑞酒后持刀将被害人扎成重伤后潜逃外地,直至案发11年后才被抓获归案。11年中,被害人多次找被告人亲属要求对其进行经济赔偿均未果,心中一直窝着火。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赔偿被害人各种经济损失4500元。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刑事部分已发生法律效力。被害人认为一审量刑偏轻,赔偿数额过低提出上诉,刘文琳接受此案后,通过与被害人接触,从他的言行中发现被害人情绪低落,曾宣称:“他把我扎成重伤,影响我一辈子的生活,不能干体力活,老婆也跟我离婚了,反正我也是一个人,他不让我好过,他和他家人也别想好过。”此案刑事部分已生效,民事部分二审期间被害人又未提供新的证据,无法增加赔偿数额,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该案维持原判就可结案,但刘文琳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性,没有敷衍了事,被害人临走时说得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如果维持原判,势必留下隐患,为社会治安留下不稳定因素。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她决定下一番功夫,将被告人亲属叫来做调解工作。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不好做,有其特殊性,因为被告人、被害人双方抵触情绪较大,各不相让。她在做调解工作时耐心细致,讲求工作的方式方法。但该案在调解初始仍不顺利,被告人亲属来后,态度强硬地称:“该案刑事部分已生效,我们人也坐牢了,不赔钱,让他有本事告去吧”。刘文琳仍没有气馁 ,两度提审被告人,了解被告人的想法,被告人表示愿意赔偿,让找其叔叔商量。她再次找其亲属,从法律角度,并从整个案件分析给被害人造成的伤痛和后果,并让被告人的亲属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通过她多次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被告人亲属终于同意民事调解,在原来4500元的基础上增加5500元,共计赔偿被害人10000元,被害人还是不满意,认为11年来,其在精神上、心身上受到的伤害,造成的损失不是这区区10000元能够弥补的了的,必须再增加5000元,得到被告人亲属拒绝。其亲属并表示,不行那5500元也不赔了,还让法院判。在此情况下,她还是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如有一点动摇,前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就会前功尽弃。于是她又分别找到双方当事人,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讲以后的人生道路,以拉家常谈心的方式终于感动了双方当事人,最终双方各让一步以12000元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人亲属与被害人当场握手言和,并同声对我的敬业精神表示衷心感谢。被害人同时申请撤回上诉,服判息诉。被告人得知后也非常高兴,表示这样处理最好,他在监狱里面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他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来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有时法官一句温暖的问话、一声体贴的叮嘱,可能就会消除当事人心中的伤痛,融化当事人的不满和仇恨。但有时也会遇到态度蛮横、出言不逊的当事人,私下刘文琳也会因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而委屈地落泪,但却从没有动摇当事人在她心中高于一切的地位,再次面对他们的时候,她依旧以热情地态度,博大地胸怀对待他们,并最终得到了当事人的理解和赞扬。刘文琳想:“只有真正的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去对待,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我们的工作才能使人民群众感到满意”。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