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宏同志是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副庭长(主持工作)。1988年7月毕业于郑州人民警察学校,被分配到河南省第二少年管教所工作,1995年5月通过全省法院系统选调干部考试调入管城区法院,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十年来,他一直在执行工作第一线,心中时刻想着群众疾苦,勤政为民,为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办案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累计结案达1500件,执行标的达8000多万元。十年来,他先后4次被评为市法院系统先进个人,3次区法院先进个人,1次管城区稳定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
严以律己作表率
2003年11月,管城区法院执行局成立,贾海宏同志被任命为该局执行一庭副庭长。庭里有七名同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新到执行庭工作的人多,业务不熟悉;旧存案件多达1100多件,其中老大难案件占了相当的比例,面对这样的局面,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要求全庭同志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勇敢的向“执行难”宣战。他配合局里的工作,对全庭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统一大家的思想,提高同志们对执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份生效法律文书能否得到履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工作,正如肖杨院长指出:“执行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他经常教育全庭同志:通过自身的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社会稳定大局服务,是执行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执行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执行人员勤于学习、严肃执法,努力工作,开拓思路,多想办法,“执行难”的局面就一定能扭转,使执行不再难。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全庭同志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清理积案上。2004年5月执行局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向“执行难”开战,开展了一场“迅雷”行动,贾海宏同志带领执行一庭全体同志,加班加点,或半夜出击,或凌晨行动,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十五天就执结案件110件,拘留16人,执行款物近200万元。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真实的,贾海宏同志任执行一庭副庭长仅六个月,全庭就执结案件321件,旧存案件从1100多件下降到800件,这其中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刻苦学习钻业务
贾海宏同志是中专毕业,在执行实践中,深感仅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工作热情,不全面掌握作为“准绳”、“武器”的法律知识,很难完成好执行工作,执行工作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也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他横下一条心,在繁忙地工作余暇,在勤奋学习上用气力,在法律知识积累上下功夫,无论是酷热难耐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坚持自学,参加自学考试。几年来,利用工作之余自学了《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合同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几十门课程,先后取得了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大专和本科文凭,他还经常阅读《检察与审判》、《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刊物,常把报刊杂志上的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裁剪摘抄下来,反复揣摩,熟记于心,经过日积月累,业务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从一个门外汉成了执行能手,为办好各种类型的执行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严肃执法敢碰硬
贾海宏同志常说:“党和人民把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交给我们,作为执行人员,不敢用法是软弱,不能用法是无能,不会用法是无知。”敢于在执法中碰硬,首先就必须向那些在执法活动中横加干预的势力挑战。在执行工作中,最常见、最大量的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贾海宏同志在执行向阳信用社诉郑州市二七区某局借贷一案,敢于执行,善于执行,果断采取措施,依法对某局局长予以拘留,使该案得以顺利执行。在向地方保护主义作斗争的同时,贾海宏同志坚持不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这一点,坚持从自身作起,对外省市法院委托办理的案件,外地来郑执行的同志,尽力提供方便。在执行中时常碰到一些胡搅蛮缠的当事人,贾海宏同志都能从容、稳妥的应对。前不久,在执行一起拖欠民工工资的系列案件中,贾海宏同志接到举报,长期躲藏的某砖厂老板张某刚回到家中,便带领执行一庭全体执行人员紧急出动,赶赴张某家中,但张某拒不开门,贾海宏同志当即立断,依法将门强制开启,这时张某情绪激烈,用桌子和电视机堵住门,手持菜刀狂喊:“谁进来,就和谁同归于尽。”贾海宏同志毫不畏惧,沉着应对,对张某宣讲法律政策,采取思想攻心的战术,使张某放下了菜刀,乖乖的被带回了法院。
不辞辛苦解民忧
贾海宏同志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民排忧解难。
2003年11月一位坐轮椅车的农民和家人走进了管城法院,这个农民叫陈九峰,陕西人,1998年6月来郑打工,因工伤高位截瘫,为治病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又欠下了八万元的债务,经过仲裁、诉讼,仍未得到一分钱,后申请执行。被执行人向某却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经过两年的执行未查到向某的任何财产。陈九峰说:这次来郑州不拿到钱,就不会陕西了。
贾海宏同志临时受命,接过了这个棘手的案子,他在了解案情后,拍案而起:不拿下这个案子,不给农民兄弟一个交待,决不收兵!,经过半个月的查找终于发现线索,最后依法扣押了一台汽车;陈九峰上访到省政府,贾海宏同志苦口婆心的将其劝回,并多方联系处理汽车,最终得以变现。
看到法院同志忍辱负重的辛勤工作,陈九峰及家人被深深的感动了,当他从法官的手里接过十六万元的执行款时,激动的泪流满面,并送给贾海宏同志一面铜匾以表感谢,贾海宏同志在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下,依然无怨无悔的为民排忧解难,终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廉洁自律树形象
贾海宏同志廉洁自律,两袖清风,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十年来,拒收当事人的钱物达百余次,折款上万元。
在当今社会风气并未完全好转的情况下,有些申请人明明有生效的判决,但唯恐法院不依法执行而违心送礼,在拒收礼品时,贾海宏同志反复讲:法院办案,是会依法执行的,请相信法院的公正。有些被执行人则为了拖、赖、推不履行义务,也迷信:“钱能通神”,贾海宏同志对他们批评后,并责令具结悔过。
贾海宏同志根据执行工作的特点,始终把廉政建设当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逢会必讲,警钟长鸣,要求干警“不吃一顿昧心饭”,以自己的行动维护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成绩已成过去,面对“执行难”的情况,他已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和重担,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贾海宏同志决心和全庭同志们一起,再创更大的成绩,向党和人民再交一分出色的答卷!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