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首页
郑州法院
新闻中心
法院建设
案件快报
审判研究
法苑文化
法官文化
专题报道
法律援助
精神文明建设
审判参阅
司法网拍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裁判文书
法律文库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法治日报 | 郑州法院深度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精准联调化解纠纷在基层
发布时间:2025-08-28 16:57:40
郑州中院
2025年08月28日 10:45 河南
“没想到在综治中心花1小时就解决了拖了半年的物业纠纷,不用跑法院排队立案,太方便了!”8月18日,河南省新郑市市民张某在新郑市综治中心物业纠纷调解室拿到新郑市人民法院的司法确认书后,难掩激动之情。
“该案的成功化解,彰显了‘综治中心+法院’联调机制在高效化解矛盾方面的显著优势。该机制通过法院与综治中心紧密联动、协同发力,快速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降低了司法成本。”新郑市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法治日报》记者从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郑州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深度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制度规范、专业赋能、精准联调,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像张某这样的当事人,在法院引导下通过辖区综治中心多元解纷平台,实现矛盾纠纷高效解决。今年上半年,郑州两级法院引导分流纠纷11795件,通过综治中心相关机制化解纠纷3414件,司法确认807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
“过去,群众遇到纠纷都往法院跑,现在,我们通过精准引导,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有效减轻群众诉累。”郑州中院立案庭庭长李文兵说,为提升引导分流效率,全市法院推行“调解前置告知书”制度,在案件受理时,同步发放包含综治中心职能、调解流程、成功案例的宣传材料,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同时,对成功分流的案件实行台账管理,专人负责,构建起矛盾纠纷登记、受理、转交、办理等“闭环式”工作规范,确保每一起纠纷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为破解当事人“两头跑”的痛点,郑州法院将审判流程系统内网顺畅接入综治中心系统,有效解决了因电子签章无法配置带来的不便;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实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式服务,当场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让当事人在综治中心就能完成从调解到司法确认的全流程服务;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则构建“绿色通道”,实行“立案优先级”,优先立案、优先分案,确保案件流转依规有序、顺畅运行。
郑州两级法院通过精选骨干入驻、加强业务培训、注重案例引领等方式,持续为综治中心“输血赋能”。截至目前,全市法院精选131名政治素质高、调解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入驻各级综治中心,其中包括11名经验丰富的退休“银发法官”,有效充实了调解力量;同时,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庭审观摩等形式,累计开展指导调解6249次,培训调解员6000余人次,有力提升了调解队伍的业务水平。
在案例示范引领方面,郑州两级法院在综治中心建立案例库,便于调解员学习借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编撰《“案”说法律》系列案例集,推出“法治扑克、主题围裙”等文创产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为矛盾纠纷化解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
针对家事、物业、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纠纷,郑州两级法院依托“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完善“法院+N”工作机制,协同各职能部门设立专业调解工作室,将更多行业性、专业性力量吸纳进解纷队伍,实现“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办”。二七区人民法院联合公安、保险行业协会设立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室,创新“三调联动”模式——交警部门现场定责后,调解员即时介入调解,保险公司同步核算理赔金额,实现“责任认定+调解+理赔”一站式处理。这一模式大幅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今年已化解纠纷896件。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郑州两级法院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规范治理建议并跟踪问效,以司法智慧助力社会治理升级。中原区人民法院在审理多起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后,深入分析案件背后的监管漏洞,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包含“建立保健品销售台账备案制”“推行购药冷静期制度”等6项建议的司法建议书。相关部门积极采纳建议,推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保健品诈骗案件的发生,辖区同类案件同比下降40%,切实守护了老年人“钱袋子”。
“从机制创新到流程优化,从专业赋能到多方协同,再到源头治理,全市两级法院以深度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多元共治新路径,让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更高效、更便捷、更彻底的化解。”郑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说。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
〖
关闭窗口
〗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法院网
人民法院报
中国裁判文书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郑州政务服务网
大河网
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