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申女士母女二人先后与河南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商业铺位委托经营合同》各一份,约定将位于某广场的2个商业铺位委托给该公司经营,期限为5年,河南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按约按期向申女士支付委托期间的经营权收益。后因该公司未按约支付租金,申女士母女将其诉至郑州高新区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河南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向申女士支付铺位租金收益共计83157元。判决生效后,该公司一直未履行义务,申女士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案件承办人柯勇依法向被执行人河南某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督促其履行义务,但被执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公司法务也始终联系不上,执行干警通过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发现被执行人名下银行账户有零星存款,但远不足以覆盖其所欠债务,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为尽快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柯勇团队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通过执行系统查询到被执行人近几年的关联案件信息,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上找到了该公司当时法务的电话,通过几经周转,最终获取到了被执行人“时任法务”董某的联系方式,执行干警立即拨通了董某的电话约定当晚见面。承办人柯勇带队来到约定地点,向董某亮明身份并说明来意,面对执行干警,董某称他们不是不愿意还钱,而是近几年公司经营状况确实不好,实在无力支付,请求法官能够给予宽限期限。
“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申请人也有她自己的困难,你们如果真有诚意,就拿出一个和解的态度来,再不然就跟我们去局里谈!”执行干警向董某说道。迫于强制执行的压力,董某通过电话向公司老板说明现场情况。
“申女士您好,我是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给您来电是向您汇报下案件进展情况……”与此同时,团队书记员王君杰拨通了申请人的电话,此时已是晚上9点半。
“你好,请问您真的是法院的老师吗?你们这么晚了还不下班啊?”申女士不敢相信法院这么晚了还有人在上班,更不敢相信是在为自己的案件加班加点,于是再三向王君杰确认身份。
“您这个案件的被执行人名下只有几百块钱,没发现名下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被执行人涉及的案件比较多,让他们一次性履行完毕比较困难,不过您别着急,我们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通过达成和解的方式,帮您把损失减到最低。”执行干警夜晚的一通电话,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宽慰了申请人久久悬着的心。而一旁的被执行人也表示愿意先期履行一笔,正在想办法“凑钱”。
当天晚上,柯勇团队不断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沟通调解,一面从法理角度出发,向被执行人释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严重后果;一面从实际情况考虑,向申请人说明被执行公司目前的经营现状和还款意向。最终,经过多方筹措,被执行人向申请人当场支付1万元案款,双方就剩余欠款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得以执结。
“王老师,昨天就该到账的钱他们没给我打……”案件和解后,协议中的第一期分期并未“如约而至”,着急的申女士连忙与柯勇团队取得联系。
“您不要着急,我一会儿跟他们联系一下。”挂完电话后,王君杰第一时间联系被执行人,不到一个小时,申请人就收到了转账提醒。
“案件‘终结’后法院还管得这么‘快’、这么‘好’,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这面锦旗请一定要收下……”申请人被高新法院执行干警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倾心为民的司法作风所打动,专程来到执行局表示感谢,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执行局局长耿媛媛告诉执行干警,案件在终本或终结后,当事人最担心的就是案子从此石沉大海,无人问津。为彻底打消这一顾虑,高新法院执行局组建了终本终结续管大队,对终本、终结案件提供专业、单独、动态管理。同时,案件原承办人在案件终本终结后也会持续关注案件情况,努力实现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档、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