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每周一星 | 王晓燕:树法律威严 展巾帼风采

发布时间:2023-08-16 16:19:1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以“诚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以“耐心”为当事人答疑解虑、以“细心”审理查明案件事实。天平之上,法律事实细思量,法槌之下,群众利益慎权衡。他们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执着于内心的追求,无畏辛苦。他们用热血、智慧和正义捍卫着法律的尊严和神圣,不断传递出法治的正能量。

坚守初心,逐梦前行!郑州中院推出“每周一星 ”专栏,聚焦法院办案标兵风采,讲述法官好故事,传播法院好声音,传递司法“郑”能量!

图片
王晓燕1972年10月出生,1991年进入新郑市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现任龙湖人民法庭庭长,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获省级以上奖项,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办案标兵等,其带领的部门连续多年被评为新郑市人民法院先进集体。


图片

巧用调解 化干戈为玉帛

王晓燕说:“在基层,调解可是一门大学问,调解的功夫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办案水平”,与她共事过的同事最佩服的就是她的调解艺术,大家都喜欢称她为“调解大拿”。为了更好的把握当事人心理,提高工作能力,她还在工作之余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为审判调解工作助力添功。

在基层法院,特别是派出法庭,处于矛盾纠纷的最前沿,多年的法庭工作经验也练就了王晓燕的调解技能。不论是法律关系复杂的股权纠纷案件、还是繁小琐碎的邻里纠纷案件;不管当事人双方是针锋相对、唇枪舌战,还是积怨已久、缄口莫言,她总能快速找出矛盾的症结所在,抽丝剥茧寻找突破口,同时根据不同的案件及当事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调解方式做好当事人工作,最终达到案结事了,让当事人满意而归。

2017年,王晓燕接手了一件长达三年未审结的分家析产案件。原告赵某某与赵某婚后育有一子一女,赵某系再婚,与其前妻也育有一子一女,离婚时约定由赵某抚养。由于赵某第一次离婚时没有对财产进行分割,此次析产涉及的共有财产数额高达几千万,且家庭成员众多,调解难度可想而知。王晓燕以赵某某的子女为突破口,多次往返原、被告家中,了解到因赵某某听信不实广告推销和离谱的市场投资,子女担心其上当受骗后损失钱财,并非不同意将家庭共有财产交付给她。王晓燕利用心理咨询师的优势,耐心倾听双方的意见,与当事人共情,时刻观察双方的心理动向,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双方当事人多次调解,最终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

图片



铁肩道义 心系万千群众

龙湖镇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导致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庞大,涉及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数量也是逐年增长。面对农民工索要劳动报酬的案件,王晓燕总会第一时间通知被告到庭了解情况,并从法、理、情三方面入手做被告工作,让被告尽快履行责任。如果调解不成,她就争分夺秒的准备开庭,毫不拖沓,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减轻农民工的诉累。

王晓燕曾收到一起原告曹某以索要劳动报酬为由起诉被告张某及两个建筑公司的案件,经过审判流程系统类案搜索发现,共有16个原告不同、被告一致的系列案件。又经调查发现,该批系列案件被告众多且某个建筑公司在外地,不适合调解,王晓燕法官为了充分维护当事人权益,决定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但在给被告送达开庭手续时三个被告都联系不上,王晓燕法官从工商登记信息入手经过多方查找才终于有所突破,最终16件系列案件顺利作出判决,原、被告双方均无上诉。

王晓燕还经常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到田间地头陪村民们唠嗑,在闲聊中借助乡亲们的身边事进行普法宣传,她说“普法宣传不是做做样子,而是一定要用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并且要使人民群众切实有所收获。”每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也都是一场普法宣传,王晓燕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为民服务的决心,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不断进取,为当地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及地区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淡泊名利 勤奋钻研业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晓燕清楚只有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纠纷类型,所以她特别注重学习及钻研。除了经常组织、召集大家讨论典型、疑难案件的审理思路及新出台司法解释的应用,王晓燕还向院里申请购买法律类型书籍,督促庭里的助理、书记员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她总是笑着对同事说,“别看有些司法解释和法律书籍的读本页数不多、厚度有限,但却是我们手里的有利武器,能给我们更好的指引,我们必须得好好学习、掌握透彻、熟练运用。”




作为基层法庭的一名普通法官,王晓燕用柔情中的坚毅、严肃中的认真、灵活中的严谨、微笑中的无私,践行着使命与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难题。她就像一朵盛开在基层法庭的铿锵玫瑰,展示着新时期女法官“巾帼不让须眉”的迷人风采和崇高境界。 





来源:新郑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