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每周一星 | 王松洋:当好审判工作的“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8-17 15:47:42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公心”审理每一起案件、以“诚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以“耐心”为当事人答疑解虑、以“细心”审理查明案件事实。天平之上,法律事实细思量,法槌之下,群众利益慎权衡。他们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执着于内心的追求,无畏辛苦。他们用热血、智慧和正义捍卫着法律的尊严和神圣,不断传递出法治的正能量。

坚守初心,逐梦前行!郑州中院推出“每周一星 ”专栏,聚焦法院办案标兵风采,讲述法官好故事,传播法院好声音,传递司法“郑”能量!

图片


王松洋,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法学硕士,现任郑州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四级法官助理,2020年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获得个人三等功和嘉奖。



夜深了,喧闹的城市渐渐安静下来,在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楼里,依然有几间办公室亮着灯,审管办副主任王松洋正在伏案工作。

每个月初是审管办最忙的时候,提取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和比对,监测评估全市法院20多项审判质效指标运行态势,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弱项和短板,研判审判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作全市法院审判质效情况通报,为下一步优化和提升审判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经过连续几天的努力,全市法院1-7月份审判质效数据全部整理完毕。接着王松洋又为总结报告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对,直至确认无误后才松了口气。

“司法统计中的各类专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做得细一点,想得周到一点,才能更好的为院党组决策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王松洋说,做好审判数据提取、分析工作,是审管办的基本功,只有基础数据准确了,审判管理才能科学、精准、有效,“风向标”和“指挥棒”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找准定位,苦练硬功提素质






肯吃苦、敢闯、有悟性是同事对她的评价,长期从事审判工作也养成了她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2004年4月,王松洋考入河南省社旗县法院工作,先后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2012年遴选到郑州中院工作。虽然角色发生了多次转变,但这些良好的办案习惯仍被她延续到每一个曾经工作过的岗位。

“对审判工作细致和严谨的执着追求,看似枯燥,但过程曲折迷人,自有风景。”2017年,王松洋被调到审管办工作,面对全新的岗位,她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她认为,通过依法、规范、科学的管理,可以服务和保障更多的法官心无旁鹜地投入审判工作中去,这比自己办理个案更有意义,影响也更加深远。

“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强烈的本领恐慌和迫切需要学习的紧张感也扑面而来。”进入审管办工作后,王松洋始终坚持工作与学习双兼顾,不断地挑战突破,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管理经验,成为审判管理部门业务骨干之一。



勇于担当,开拓思维提质效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审判管理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近年来,王松洋在工作中始终围绕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四大职能任务,积极探索审判管理新模式,完善审判管理各项流程。

她先后主笔起草《二审庭审规范》《审判流程节点管理办法》《推行判后告之制度》等多项制度,确保审判执行规范有序,加强案件流程监管,对审判流程节点、数据录入、程序性事项实施监测。协助院领导大力推行审执协调运行机制改革,牵头制定了全市法院优良中差评价方案,参与制定结案标准,落实审判质效月通报及双向反馈问题清单,完善审判质效弱项指标的预警、催办、通报、约谈相关机制,组织每月对中院所有被发改案件进行“一案双查”制作评查报告,为辖区审判质效的全面、均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真抓实干,营商测评创佳绩






营商环境是衡量城市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标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除了做好审判管理工作,王松洋还负责法院牵头营商环境执行合同指标的填报工作。

营商环境省评每年一次,参与营商环境填报工作以来,王松洋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院党组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对表标杆城市,从跟跑、陪跑再到领跑,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2022年,王松洋牵头营商环境执行合同指标省评填报工作,她对照题目要求,将数千份文档、表格、截图等材料逐项梳理汇编,形成佐证材料,为省评答题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接续奋战,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完成填报工作,该项指标荣获省评第一名。

审判管理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王松洋表示,她将一如既往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扑下身、办实事,不求轰轰烈烈,唯求踏踏实实,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把人生写得更精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