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上街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助力司法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2-18 09:10: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现代科技与司法工作愈发紧密融合,为提高司法效率,智慧型法院建设成为了人民法院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完善智慧审判、智慧执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多元化需求。
信息化应用让“指尖”诉讼成为习惯

十年前,上街法院在适应“现代化”司法审判工作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十年间,在上级法院的帮助和支持下,上街法院逐步实现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线上庭审、庭审公开等信息化应用的落地运用,为当事人诉讼流程提质增速,也使群众对法院现代化审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直至今日,当事人已经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APP实现“指尖”诉讼,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打官司”变得方便快捷,真正把司法为民宗旨落到实处。


信息化技术为司法服务“提质增速”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司法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携带诉状及相关立案材料到法院立案大厅递交材料,进行人工审核后,才可履行立案程序,诉讼时也需要原被告双方均出庭对簿公堂。外地的当事人到法院立案、开庭、领取法律文书可能就需要耗费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但随着河南移动微法院,电子送达平台在便民诉讼中的广泛应用,让数据在立案、缴费、庭审、送达中自由穿梭,彻底实现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零距离”,跑出了司法诉讼新的“加速度”。

网络信息化使司法服务永“不掉线”

疫情期间,法院干警除了要在防疫一线和志愿服务中坚守职责,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手中案件的进展,回应当事人的殷切期盼。

案件何时能开庭?当事人不能到庭怎么办?为了在特殊时期也能顺利办好案件,法官们通过“云间”网上庭审系统与原被告双方当事人进行线上沟通,书记员协助当事人使用“云法庭”在庭审过程中进行陈述和辩论。正是因为有了“云法庭”的助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又充分保障了审判工作的正常进行,免除了法官的积案困扰,进一步提升司法保障能力,让司法服务“不掉线”。


这仅仅是上街法院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司法审判中迈出的“一小步”。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上街法院将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进程,扩展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力争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需求延伸到哪里,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