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身边的榜样丨李建浩:实干担当 执行路上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3-12-14 10:09:00


榜样如星火,烛照前路,催人奋进;榜样是微光,点点汇聚,释放能量。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郑州中院官微推出“身边的榜样”专栏,聚焦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深入挖掘一批立足岗位职责,干事创业,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励和引领干警学习榜样、争当先进,奋力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片
新密法院  李建浩




李建浩,2016年进入新密市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执行局第四团队团队长,先后多次被评为新密法院办案标兵。



勤勉敬业 执行有“力度”
图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做好一名执行法官并非易事,执行工作是充分体现法律权威,维护百姓权益的最后一道关口。为此,执行法官需要通过具体的查封、扣押和依法处置行为,将百姓手中的“纸上权利”兑换成“真金白银”。在开展执行工作时,李建浩法官多次面对被执行人的威胁、利诱、恶语相向乃至肢体冲突,但他从不畏惧,敢于动真碰硬。作为新密法院执行局第四团队团队长,李建浩用不怕吃苦、敢于“战斗”的倔劲和办好每一个执行案件的决心从容应对。为了带领团队“办好案、快办案”,他认真研读法律条款,根据案情的不同制定个案执行计划,不厌其烦地接待案件当事人,面对面地进行沟通释明;综合运用多种有效措施”,多维度化解案件矛盾。截止2023年11月30日,他已办理执行案件877件。站在老百姓角度想问题,和老百姓共情,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李建浩法官这样说,他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攻坚克难 执行有“硬度”
图片

敢啃硬骨头,勇接新挑战。执行工作纷繁而又复杂,执行法官们经常遇到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然而,一些案件的被执行人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他们背地里故意转移、隐匿财产逃避执行,这个时候就要考验执行法官的细致与胆量。李建浩法官在面对此类案件时,他总会事先分析研判、仔细甄别案情。他曾办过一起案件,涉案标的仅6000元,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先达成调解协议,后被执行人又反悔,以“没有钱”为由拒不履行,以为会侥幸逃避执行,李法官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办理了拘留手续,在送进拘留所的那一刻,原本坚称没钱的被执行人立马慌了手脚,遂当场履行了全部案款。执行工作本身具有灵活性,执行环境的差异、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性格态度等差异都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多措并举,执行就会更有力度。这是李建浩对几年执行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

善意执行,执行有“温度”
图片

刚柔并济,温暖人心。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李建浩秉承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为申请人追回了多年欠款及利息也兼顾被执行人家人的权益。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经过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一套房产,遂进行查封并启动拍卖处置程序。当李建浩带领搬迁小组赶往被执行人家中时,被执行人立刻拦着并请求道:“家里还有三个上中学的孩子,都在家里上网课,现在腾空房子,我们实在是无处可去。请求再宽限几天时间,我马上去筹钱。”执行法官核实后,将申请人、被执行人叫到一起,从保护未成年人角度出发,与双方沟通:“腾房不是目的,作为被执行人应该要履行法律义务,而不是拖欠、逃避,这样做,不仅对你个人征信有影响,对孩子们也是伤害,你都考虑过没有?”“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希望你们双方都各让一步,共渡难关,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经过一番劝说,双方当即签订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当场履行了部分欠款,并承诺分期偿还剩余欠款和利息。“强制执行不止有强制,还要有人情、讲方法,善意文明执行,能动司法,发挥司法人文关怀,才能让执行工作有质量,更有温度!”这是李建浩法官入职以来一直坚守的理念。

李建浩法官用他不怕苦、不怕累、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在执行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在他看来,“用法”办案,“用心”工作是他作为执行干警的使命,他将一直用心中的法治信仰捍卫公平正义,用司法的阳光温暖案件中每一位当事人。




来源:新密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