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每周一星 | 乔东亮:初心为民 匠心止争

发布时间:2023-10-27 09:21:02


乔东亮,2011年7月参加法院工作,现为郑州航空港区法院法官。他认真踏实、勤勉敬业以一腔热忱和精湛技艺守护公平正义用细腻情感和匠心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孜孜不倦

把当事人的事当“头等大事”

“案件没有大小,每个案件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大事、要事,我们要将每一个案件都当作大案要案来办。”这是乔东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使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可信,他坚持法律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积极探索情、理、法相融合的工作方法,努力追求案件办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持续向老百姓传递司法的力度与温度。

那是乔东亮承办的一起变更抚养权纠纷案件。在仔细查阅卷宗材料,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沟通后,乔东亮发现,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其实不外乎一个“爱”字!女方觉得孩子是个女孩儿,由自己抚养更为方便;而男方则觉得离婚后女方另与他人结婚生子,孩子跟随姥姥生活,期间生活不稳定导致频繁转学。男方起诉要求将孩子抚养权判给自己,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抚养。

庭审结束后,乔东亮并没有简单地一判了之。为全面准确了解孩子的真实生活状况,乔东亮分别到双方当事人家中进行了走访调查,同时通过村委会、左邻右舍、孩子学校等多方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再次征求了孩子的意见。

综合庭审、实地调查情况以及孩子个人意见等,乔东亮觉得,与女方相比,男方收入稳定,可用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更为充裕,且孩子对跟随父亲生活并不排斥,将孩子交由男方抚养对孩子健康成长更为有利。后乔东亮由此入手,对女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了女方认可,最终判决将抚养权人变更为男方。

“孩子现在过得好不好,判决效果怎么样?”判决生效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乔东亮的心头。9月开学季刚过,乔东亮便驱车赶到孩子家中,为孩子送上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详细询问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当看到孩子灿烂的笑容和脸上洋溢的幸福,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以案促治止纷于“未病”

“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同样的道理,解决一个个诉至法院的纠纷治的是“已病之病”,而通过办理一个个具体案件,发现其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社会治理完善,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源头,这是更高层次的解纷。


乔东亮曾经办理过一起因宠物狗伤人导致的侵权纠纷案件。被告车某饲养的边境牧羊犬将正在住宅小区楼栋内等待电梯的原告孙某扑倒,致其受伤。通过调阅监控视频发现,被告车某对其携带的犬只未采取怀抱、栓绳、戴嘴套等必要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案件虽然办结了,但乔东亮考虑到此类纠纷在日常司法实践中并不鲜见,因为饲养宠物管理不当造成他人受伤的情形时有发生,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此类纠纷?于是,一场由法院发起、区物业管理协会组织、乔东亮法官直接参与的物业公司普法座谈会顺利召开,到场物业公司有10余家。

乔东亮法官结合典型案例向与会单位讲解了文明养犬、饲养宠物相关法律规定,并将一份司法建议书送到大家手中,建议物业公司做好规范养犬、文明养犬日常宣传,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制止不当行为,切实维护园区安全秩序,避免因“狗伤人”导致的纠纷再次发生。

以案促治,源头解纷。乔东亮法官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坚持将办理案件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扎实办好每一起案件的同时,更加注重透视案件背后问题,归纳类案审判经验,通过走访座谈、发送司法建议等方式助推社会治理完善,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履职、不负人民的铿锵誓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