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每周一星 | 王修俊:永远保持冲锋姿态

发布时间:2023-10-17 19:02:08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脱下军装,换上制服,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军人本色。他始终牢记部队优良传统,立足岗位,勤奋工作,以敬业的精神、严谨的作风、昂扬的斗志投身法院审判执行事业10余年,取得了优异成绩。他就是王修俊,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团队长。

王修俊,中共党员,1989年参加工作,从军十二年,现任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团队长,多次被评为“办案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坚守初心,勤勉敬业

深耕业务“善学者”


当问到退伍后如何快速适应法院执行工作时,王修俊说:“刚进入法院时,面对当事人,真的有点手足无措,心想一定要多努力,勤学习,才能尽快转换角色。”

面对陌生的执行操作系统,王修俊积极主动学,俯下身子学,很快掌握了执行工作中重要流程节点的录入、财产查询、网上查封冻结、相关材料的传报等程序,而这只是王修俊学习的“第一步”。

随着案件数量的增多,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更新完善,如何保证在繁重的办案任务之下,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化素养,王修俊时常督促自己,率先作垂范,勤修“内功”。

利用碎片化时间,王修俊组织团队成员集中学,将基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执行案件办理规范等内容列为必学“营养餐”,讨论复杂疑难案例的处理,研讨在执行中发现的新问题。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理论到执行实务的循环往复中,团队的“金刚钻”越磨越亮。

“王修俊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他勤奋好学,兢兢业业,对案情了然于胸,对线索抽丝剥茧,让我非常钦佩。”书记员李宇林一直将王修俊当做成长路上的学习榜样。

团结担当,并肩前行

从来没有“孤勇者”



提升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关键在人。在团队管理方面,王修俊有自己的宝贵经验---躬身力行,协作分工。

提起自己的办案团队,王修俊非常自豪。这是一支活力满满、和谐有爱的队伍,也是他能够高效办案的“加速器”。团队的5名成员:刘赟喆、晋攀攀、李栋燕、王健祎、李宇林,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

在王修俊的统筹安排下,团队制定排班表,每天专人接听办公电话,保证不漏接一个当事人的电话,其他人员两人一组进行现场调查、线下扣划、续封、腾房、扣车等外勤工作。无论外出回来多晚,都会将当天的工作内容进行复盘,并及时将卷宗及各类材料进行归纳,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白天顶着烈日寒风外出调查,夜晚灯光明亮加班报结是团队成员的工作常态,王修俊常说,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要与优秀的队员团结担当、并肩前行,脚踏实地、齐心协力地办好每一起案件,执行这条路上,从来没有“孤勇者”。

担当尽责,精准发力

执行路上“践行者”


在执行工作中,案件情况千差万别,线索头绪错综复杂。王修俊敢于破解难题,他坚信,唯有知难而进,啃下“硬骨头”,才能打赢执行“攻坚战”。

在某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恢复执行后,王修俊第一时间与申请人王某才取得联系,了解具体案情。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一场意外支离破碎,现在只剩下王某才与孙子相依为命,拖欠的赔偿款也一直没有拿到。

了解到案件的来龙去脉后,王修俊多方查证被执行人赵某某的信息,发现赵某某将名字中的“跃”字变更为“耀”字,十年来,一直规避执行。于是,他带领团队成员,筹备详细的执行计划,通过网络查控、线下调查等渠道快速查找赵某某的财产线索和联系方式。

在查询到房产信息后,立即进行查封,并与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多次沟通协调后,被执行人赵某某终于分两笔,将执行款全部履行完毕,王某才一家人的生活困境得以缓解。

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王修俊把司法为民当成人生的不懈追求,用忠诚的品格和勇于担当的情怀,践行着执行干警的职责使命。昔日,扛枪站岗保家卫国;今朝,执行办案初心依旧。十余载寒冬酷暑,十余载奔波忙碌,他总是挺立在一线,永远保持冲锋姿态,生动诠释着公平正义“守护者”的担当与坚守。

文章出处:高新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