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第4期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23-06-20 10:00:01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01

    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2

    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3

    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4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5

    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6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7

    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做这项工作不容易,但再难也要做。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8

    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我看,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三个地带。第一个是红色地带,主要是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这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决不能丢了。第二个是黑色地带,主要是网上和社会上一些负面言论构成的,还包括各种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这不是主流,但其影响不可低估。第三个是灰色地带,处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对不同地带,要采取不同策略。对红色地带,要巩固和拓展,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对黑色地带,要勇于进入,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斗,逐步推动其改变颜色。对灰色地带,要大规模开展工作,加快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防止其向黑色地带蜕变。这些工作,要抓紧做起来,坚持下去,必然会取得成效。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09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8月19日)

    110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重点推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1月9日)

    111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112

    我国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113

    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要从哲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深入阐释中国梦,不要空喊口号,不能庸俗化。要注重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等方面说清楚、讲明白,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要把中国梦的阐释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紧密联系起来,使中国梦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动载体。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114

    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对那些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要及时予以揭露和驳斥。做这项工作,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115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而且要经常讲、反复讲。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比如,像戚继光抗倭、冯子材抗法、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历史,都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作更好更多的精品力作,以长中国人志气,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12月30日)

    116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98页

    117

    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8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30日

    118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5年1月19日-21),《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

    119

    我们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开展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研究制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党委 (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各级党委 (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加强对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大网上突出问题治理力度,集中整治网络政治谣言,查处危害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典型案件。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5年10月26日)

    120

    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

    《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中央文献出社2020年版,第149页

    121

    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科研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

    《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59页

    122

    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

    《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2015年12月25日)

    123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2月19日)

    124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

    《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1页

    125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会垮掉。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挺起精神脊梁。古人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这个“大”,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4页

    126

    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这一点,全党同志特别是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要时刻牢记。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导向,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

    《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5页

    127

    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没有团结稳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我们之所以要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社会积极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使之同我国改革发展蓬勃向上态势相协调;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起到应有作用。

    《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6-187页

    128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也不是说就当好好先生、当东郭先生、当开明绅士。对社会上存有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 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股诋毁、恶搞、丑化英雄人物的歪风,我们一些主流媒体及时发声,用史实说话,为英雄正名,发挥了弘扬正气作用。

    《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2016年6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9页

    129

    我说过,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这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就需要这种战斗的风格。”

    《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9页

    130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我国有十三亿多人,如果弄成那样一个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国家利益。

    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94-195页

    131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这样的行为泛滥开来。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96页

    132

    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17页

    133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2页

    134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推进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把握工作规律、增强整体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文化条件。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6年10月24日)

    135

    面对这些复杂情况,各级党委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掌握意识形态形势和动态,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要敢抓敢管,对各种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帮助人们明辨是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特别是要防止各种敌对势力借机干扰和破坏,避免一些具体问题演变成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性事件,避免出现大的意识形态事件和舆论漩涡。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7日)

    136

    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工作安排,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落实谁主管谁主办和属地管理,防止给错误思想观点传播提供渠道。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斗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消除生成网上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要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把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宣传好,把我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好,批驳各种针对我国的无端质疑和不实攻击,为国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7日)

    137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院(系)等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如果有人以所谓“学术自由”为名诋毁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那就应该旗帜鲜明予以抵制。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

    138

    党委要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就是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保证党的领导在高校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思想领导,就是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

    139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33页

    140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广泛凝聚共识。我说过,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新空间,那就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这几年,我们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工作效果明显,但网上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正面优质的网络内容跟不上,错误虚假甚至有害的东西就会传播蔓延,因此我们必须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141

    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首先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网上宣传工作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要突出思想引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发挥网络特色、网络优势,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流思想价值和道德文化滋养人心、滋润社会。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要方针政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设置议题,做好改革发展、经济民生成就宣传和形势政策解读,唱响主旋律、集聚正能量。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142

    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8月21日)

    143

    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8月21日)

    144

    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1日)

    145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1日)

    146

    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1日)

    147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1日)

    14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既取决于富有说服力、感召力的内容,也取决于广泛有效的传播。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心开展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形成强大主流舆论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运用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开展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说过,媒体融合是一场自我革命。要着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1日)

    149

    敢于亮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明特征。要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斗争要把握规律、讲究艺术,研究策略方法,既不能麻木不仁,也不能草木皆兵。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8月21日)

    150

    意识形态工作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到具体人、具体事,层层传导压力,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8月21日)

    151

    要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67页

    152

    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20页

    153

    党报党刊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1月25日),《人民日报》2019年1月26日

    154

    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54页

    155

    我多次说过,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现在还要加一条,用得好是真本事。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56页

    156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56页

    157

    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性是其根本。同时,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92页

    158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瓦氏夫人抗倭、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等就是这样的历史佳话。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卫国英烈、建党先驱、工农运动领袖、抗日英雄、开国将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84页

    159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十四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使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2020年9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103-104页

    160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21年3月5日),《人民日报》2021年3月6日

    161

    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1年5月31日)

    162

    要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结合起来,多谋长久之策,多行固本之举。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在西藏考察时的讲话(2021年7月21日-23日),《人民日报》2021年7月24日

    163

    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要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8月27日)

    164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8月27日)

    来源:《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