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厅内外,常听到她耐心答疑的声音;办公室深夜的灯光,目睹过她伏案书写的身影;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堆积成山的材料和文件,留有她逐页整理的痕迹……她总是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踏踏实实完成每一项任务。张淑楠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6年通过公开招考进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现任立案庭诉讼事务团队团队长,同时负责诉源治理团队工作。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服务之星。
用心用情做司法服务的践行者
司法服务体现在对外服务于当事人,对内服务于审判,同时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是面对社会公众的直接窗口,如何更好地服务当事人,做好“线上+线下”诉讼服务工作,是张淑楠工作的重心之一。她始终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上,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轻声细语、耐心接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其答疑解惑。同时,不断对12368诉讼服务热线进行内部挖潜,全面开展对未即时接通来电的主动回拨工作,接通率和满意度达到双100%,获得群众的好评和肯定。接手诉源治理工作以后,她第一时间走访、调研街道办事处和各调解组织,了解诉前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团队人员研究制定措施,以提升司法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解决矛盾纠纷的需求。
同时,张淑楠主动与各业务庭室沟通,了解诉讼服务中的不足,从而及时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做好审判执行一线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减少审判端口的事务性工作,她优化归档流程,使送卷、交接的平均次数由3次降低至1次,实现“归档只需一次送卷”的极简化归档模式。针对频繁的用章和文书印刷需求,推行盖章文印值班制度,每周六上午留有专人值守,如有需要随时安排人员加班配合,全力服务保障审执办案一线。卷宗归档也是一个大工程,在院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对未归档案件逐年倒查,同时对问题卷宗进行清理,确保档案卷宗安全,免去法官后顾之忧。
为了规范电子卷宗,还制定《金水区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工作流程》,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规范的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该院电子卷宗合格率居于全市法院前列。此外,张淑楠还是领导的一名好助手。她将12368来电、归档阅档、电子卷宗合格情况等数据及时整理归纳,建立起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透过数据理清工作思路,为院领导预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其中,她重点分析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不满意工单存在的问题,将群众来电中的高频、典型问题分别进行统计,形成日报进行报送,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同时,也为全院整体管理提供了改进建议和参考依据。
尽职尽责做先锋模范的旗帜
党员同志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参加工作的这六年,张淑楠先后五次被抽调至工作专班或小组。抽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天加班加点、熬夜奋战是工作常态,且本职工作也不能耽误。2019年,张淑楠担任“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联络员期间,区委、上级法院工作指示常常是深夜通知,且回复时间紧急,为了不影响刚刚半岁的孩子休息,她每晚一边戴耳机以待通知,一边随时关注孩子动态,就这样坚持了将近三个月;2021年,她抽调至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班期间,经常和宣传材料组的同事一起加班到很晚,有时甚至在办公室和衣而眠;2022年,抽调至能力作风建设年专项活动专班期间,她颈椎受伤后返院工作,依然不推辞、不退缩,在身体允许条件下做到本职工作和抽调工作两不耽误。对共产党人来说,责任是事业所赋、使命所系、本职所在。
“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党龄十余年的党员,她总是努力做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则必胜。疫情三年,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先后下沉社区进行疫情防控数十次,担任核酸检测员期间正是数九寒天,最多时一天检测上千人,双手冻到没有知觉,而她和她的同事们,从来没有放弃亦或退缩。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张淑楠在看似平凡琐碎的工作中细细打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热情奉献给基层司法事业,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陈词,只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对司法事业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