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有力度、有温度,司法为民永不止步

发布时间:2023-03-14 16:17:24


    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举办了2023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节目。节目中提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书写司法担当、彰显司法力量、传递司法温度,这是一份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报告,是一份高举旗帜、主题鲜明的报告,是一份心系人民群众的报告。

    五年来,人民法院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走好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有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人民有所盼,司法有所应。报告以回应社会关切、满足公众知情需求为导向,采用大量详实的数字和生动的事例阐述全年工作进行解读,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的担当精神。

    过去五年,人民法院为人民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老百姓的广泛好评。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性侵拐卖妇女儿童、电信网络诈骗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重拳出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待,依法惩治污染环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高空抛物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民事案件4583.3万件,涉民生案件2224.1万件;2022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370.4万件,审结、执结3081万件,结案标的额9.9万亿元。其中专门提到了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审理扫码点餐侵犯个人信息、社交软件私自收集用户信息等相关案件,为普通民众加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筑起了坚固堡垒。由郑州中院二审审理的“电梯劝烟案” 厘清是非、主动纠错,不仅体现了司法担当,也用个案公正积累了司法公信,具有引导社会公平正义、价值判断、社会道德品质风向标式的意义。

    展望未来,人民法院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将坚持依法履职尽责,维护公平正义,谱写服务大局。用一个个案件传递正义之声,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功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