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月 | 我与宪法的故事(一) 发布时间:2022-12-05 08:45:5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在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
我们邀请郑州法院人
讲述他们独有的“宪法故事”
郑州中院 骆大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宪法中有明确体现,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我所在的合议庭办理过一起侵害植物新品种案件,被告繁育、销售“套牌”假冒种子,判其赔偿原告20万元,被告不服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我省是农业大省、种业大省,保护种子创新对粮食增产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案体现了宪法对科研工作者技术创新积极性的保护,让创新创业者能够坚定信心,更好提升社会创新活力。
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技术知识涉及面广,新类型案件多,审理难度大,我院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有效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促进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审合一”工作机制,整合审判力量、统一司法理念。二是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2019年以来陆续聘请104名技术调查官,就技术类问题出具调查意见书、参与案件论证,解决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的技术难题。有了技术调查官的助力,我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量指标明显提升,一批案件被选为全国、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为更好发挥审判的引领作用,弘扬宪法精神,我们加强巡回审判,并在郑州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中原科技城等地设立了知识产权巡回法庭,为重点科技创新区域及重点产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指导与服务。我院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典型案例和司法保护白皮书,扩大法治宣传,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管城法院 李子鸿
我与宪法的故事始于国歌,学生时代每周一升国旗奏国歌,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心里深深的扎根,每一次奏国歌都是一次国家荣誉感和集体认同感的洗礼。
大学时期开始系统学习宪法,在法制史课堂上感慨沈家本、伍廷芳为代表的立宪派以开明之目光制定宪法,到在宪法课堂上系统学习宪法的理论知识,了解从1954年第一版宪法问世至2018年宪法的发展历程,大学时代我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日的活动,深入中小学和社区进行宪法普法宣传,主体是“宪法保障每个人的受教育权”,让每一个人直到自己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将宪法知识通俗易懂地传递给他人。
后来我加入了学校的法律服务咨询中心,为群众做免费的法律咨询,犹记得其中一个案件是一位大妈工作因年龄和性别受歧视,我们告知他宪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同工同酬,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她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那一刻我体会到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体会到了其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性质。
今年我荣幸地成为一名管城法院干警,我知道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要进行宪法宣誓,通过宣誓时刻警醒自己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根本地位。作为一名新任法院干警,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为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