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十亿载悠悠时空,踏过艰难坎坷的漫漫历程,嵩山终于走向世界,世界终于聚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成功,使嵩山为之沸腾,世界为之惊叹!
六月的嵩山,群峰激扬,光芒无限!
六月的嵩山,楚楚动人,魅力无限!
2004年6月27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申报成功的八个地质公园进行了隆重的颁牌仪式。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上台领取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授牌。这预示着山已正式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享受世界自然遗产的同等待遇。2004年6月30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将正式揭牌开园。从此嵩山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让历史铭记着这些日子,让时光凝固在这一瞬间。2001年3月16日,嵩山被确认为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7月1日,嵩山国家地质公园如期揭碑开园。2003年8月21日,嵩山成为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地。2004年2月13日23时25分,嵩山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2004年6月27日,嵩山世界地质地质公园正式颁牌,2004年6月30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开园。喜讯像长了翅膀,穿越了千山万水,从巴黎飞往嵩山,又从嵩山传遍世界,世界—嵩山,嵩山—世界。嵩山,终于以绝美卓群的魅力,与世界融为一体。这是历史性的跨越,这是全人类的幸事。
亿万年太久的企盼,梦圆嵩山,这一刻,嵩山的一草一木,都为之动情,嵩山的每一块石头,都唱起了动人的歌儿。
巍巍嵩山,雄踞中原,峻极中天,位地球之中心,融五岳之灵魂,绵绵百公里,上下数亿年,聚天地灵气,汇旷古之奇观。穿越漫漫的时光隧道,追溯到46亿年前,太阳尚未出世,地球尚无形成,望天地之茫茫,混沌未开,一片汪洋。嵩山还睡在茫茫大海之中。几乎太阳和地球同龄的嵩山,依然可见40亿年前地球学变活动的轨迹,后又经历了25亿年前、18.5亿年前、5.4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和“少林运动”三次剧烈的运动。嵩山一次次浮出海面,又一次次沉入海底,历经激烈的起伏颠荡,几经剧烈的演变和阵痛,几经沉积、褶皱,才形成独特的嵩山地质地貌景观,使中岳嵩山横空出世,成为我国最早出露地面的三大地区之一。绵绵延延的嵩山,如一条巨龙盘距在中原腹地,形成了气势磅礴,巍巍壮观,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嵩山“五代同堂”地质地貌奇观。
嵩山地区在不足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25亿年前的“嵩阳运动”,18.5亿年前的“中岳运动”和5.7亿年前的“少林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在不足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着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地层序列,被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五个地质时代的地质现象,各种形态的地质构造比比皆是,栩栩如生。走进嵩山,就仿佛走进了一座博大无比活灵活现的地质博物馆。阅读嵩山,就仿佛饱览着一本深奥无比的地学百科全书。
为使嵩山国家及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如期揭碑,登封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弋群立带领广大国土人众志成城,以火一样的热情,钢铁般的信念和意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顶烈日、冒酷暑,日夜奋战。在场面浩大的地质公园的施工现场,数百名建筑工人白天晚上连轴转,干得热火朝天。为保证工程质量,登封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领导吃住在工地,饿了就在临时搭起的工棚里草草充饥,实在困了,就以地为席,躺在沙土上打会盹儿,一个个晒成了黑人儿,滚成了泥人儿。在工地上,随时可见一边输液,一边忙碌的感人场面。他们每个人连续20多天没回过家,20多天没洗过澡、20多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司长姜建军、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景顺、登封市市委书记张学军,市长陈松林及四大班子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视察督导。
人心齐,撼山易。汗水浸泡着信念,热血铸就了奇迹。登封国土人正是以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坚若磐石的意志,使原本3个月才能完成的嵩山地质博物馆仅用20多天的时间就如期竣工,保证了嵩山国家和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顺利揭碑,嵩山地质博物馆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其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建筑专家们都为之咂舌。
乘着国家地质公园顺利揭碑的东风,国土人尚未顾得上喘息,就又踏上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漫漫历程。心血和着泪水,绝望伴着希望,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历尽了艰难坎坷,经历了大起大落,历尽磨难周折,千锤百炼,嵩山终于挤进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名单,一路过关斩将,踏过艰难坎坷的漫漫历程。以过硬的条件,绝对的优势,顺利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验收,通过了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颁牌。2004年6月30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在一片欢腾之中隆重揭牌开园。嵩山,终于以其奇美绝伦的地貌景观,举世罕见的地学价值,傲立于名山之巅。一览众山小,当惊世界殊。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骄傲,全人类享之不尽的财富。
责编/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