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深入开展,夯实司法为民根基,牢固树立为民司法、公正司法的理念,通过开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强化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优化社会效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根据中央和省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部署,经市法院党组研究决定,向社会公开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十件实事。
一、优化健全网上诉讼机制,提升一站式诉讼服务
积极推行网上诉讼。实现网上立案、网上交费、网上流转材料无障碍,推进网上开庭、网上调解、电子送达;强化一站式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更加便利人民群众参与诉讼。
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化解企业破产难题
强化诉前调解、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适用,全面提升审判质量效率、降低当事人诉讼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大力推行网上询价、网上拍卖,减少评估和拍卖费用;完善破产案件管理平台,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办事办案效率;对经营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实行破产保护,依法重整和解,帮助企业脱危解困;建立健全解决企业破产系列问题的府院联动机制。
三、加大普法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开辟“家事”审判课堂,加强父母监管责任、夫妻和睦共处、家风传承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工地”、“送法进乡村”等普法活动,通过“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强化审判公开。
四、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服务保障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
开通涉生态环境保护非诉执行案件绿色通道,加快审查与执行,为保护蓝天碧水净土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积极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审理,最大限度地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认真组织全市法院开展“6·5环境日”集中宣传活动,采取巡回审判、公开宣判、新闻发布等形式,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影响力。
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助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知识产权审判的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公布典型案例,采取送法进企业、园区、高校、市场等形式,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群众的知识产权法律素养;加大对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措施适用,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大规模侵权行为,加大制裁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六、畅通信访渠道,着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
开展涉诉信访积案集中清理活动,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提前公示两级法院接访计划,坚持院领导每日接访,方便群众信访;开通网上信访、电话约访,畅通信访渠道。
七、规范执行管理,提升执行质量和效率
公布全市法院执行部门团队长以上干警联系方式,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方便当事人联系;建立执行信访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名中层干部和正式干警在执行信访窗口值班,认真接待信访当事人,妥善处置涉执信访案件;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效率和质量。
八、实施“护薪”行动,全力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办理
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开辟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作用,依托“一案一账号”执行案款管理系统,确保执行案款高效快速支付给农民工;常态化开展涉农民工工资集中执行活动,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与运用,“以惩促执”打击失信行为。
九、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建设,有效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深化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运用工作。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和“多调解、少诉讼”的社会效果;打造5G智慧法庭,进一步提升远程开庭的质量和效果,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远程庭审服务;搭建庭审直播、诉讼导航、电子档案等司法公开平台,减少群众诉累,提升审判质效。有效缓解当事人远距离参加诉讼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进一步推进诉讼便利化。
十、梳理涉诉房屋买卖案件,化解居民住房纠纷
梳理有关问题楼盘的涉诉问题,从法院角度提出综合解决对策,结合政府主管部门,化解僵局,盘活资产,改善城市形象,争取案结事了;总结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因大气污染治理等引发的逾期交房现象,走进社区,宣讲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俱佳的示范案例,明法释理,指引开发商和业主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