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线上线下高效诉讼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健全诉调对接、繁简分流、审判执行辅助性事务办理等工作机制,提升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水平,依托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服务功能,让当事人实现不出家门“一网全办”。
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精准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各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敢于担当、勇于碰硬,持续发力,加大打击力度,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用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开学第一堂法治课”、 “六员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以案说法,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减少和避免侵害未成年人案事件发生;协助学校完善和健全管理措施,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和能力,形成学校、家庭、法院“三位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四、持续推进涉军维权工作
持续开展慰问军烈属、送法进军营等活动,将涉军维权的服务对象从现役军人及其直系亲属,扩大到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和他们的近亲属,军烈属、烈士后代等,做到只要有涉军因素,就要纳入涉军维权范围,切实保障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五、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畅通立案绿色通道,及时审查受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严惩欠薪犯罪,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检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严厉打击。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坚决落实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六、开辟僵尸企业快速审理通道
采取通过集中裁定受理、集中选定管理人、集中选定审计机构、集中公告的方式,统一推进僵尸企业破产案件办理程序,建立企业识别机制,开启司法处置僵尸企业的快速通道,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七、高效办理涉民生案件
公正高效审理教育、医疗、住房、劳动人事争议、劳动保障、人身权、相邻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及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与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案件纠纷,与公安交通、司法行业调解、医疗卫生、车辆鉴定等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切实服务和保障民生。
八、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审判工作
加强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案件的审理,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毁坏耕地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行环保禁止令制度,注重运用修复性司法手段,公平、公正审理好每一起环境资源案件。
九、依法严厉惩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
对涉及食品、药品、植物新品种、汽车零配件等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综合运用刑事民事司法手段追究制假售假者的法律责任,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满意消费。
十、以信息化助推执行质效提升
运用好执行案件流程节点管理系统,强化程序意识和自我监督;进一步发挥网络查控、评估、拍卖系统作用,加强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理财产品、车辆、不动产等各类财产查控,以财产查控和处置的新模式提高财产的查控和处置力度,提升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和执行办案质效。